真菌隐球菌病

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我国已将隐球菌病与病毒性肝炎等同列为乙类传染性疾病。隐球菌存在于土壤与鸽粪中,鸽子是重要传染源,外源性感染,经呼吸道侵入人体,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由肺经血道播散时可侵犯所有脏器组织。在组织中呈圆形或卵圆形,能保留革兰染色。菌体被宽厚的荚膜所包裹,不易形成菌丝和孢子,出芽生殖。对人类致病的最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新生隐球菌的致病物质是荚膜,根据荚膜抗原性不同分A、B、C、D四个血清型,我国以Agajfndd多,次为B、D,未见C型。隐球菌脑膜炎时颅底软脑膜的病变较显著,蛛网膜下腔有广泛的渗出物积聚,内含单核、淋巴及隐球菌等。也可因机体反应较强由组织细胞、巨细胞、淋巴样及纤维母细胞等形成局限性肉芽肿。还可引起脑干的血管炎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和软化。隐球菌可在血管周围间隙中增殖并在灰质内形成肉眼可见的囊肿,囊肿内充满隐球菌。

临床表现: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脑膜炎最为常见,起病缓慢后持久性头痛并逐渐加重,大多发热38度左右,约1/3病人入院时有意识障碍。体征有颈项强直、布氏征及克氏征阳性,1/3病人锥体束征阳性。少数病人有偏瘫,脑神经损害以视神经受累最多,可引起视力模糊、视力减退乃至失明,其他有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及听神经受累。2/3以上病人眼底检查有明显视乳头水肿,少数有出血及渗出,不及时治疗可在数月内死亡。2、肺部感染:免疫功能低下为隐球菌发病的重要诱因。环境中的直径小于10μm,像烟雾大小的隐球菌经呼吸道吸入人体,一旦其沉积在呼吸道中,在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下,形成明显的多糖荚膜保护层以拮抗宿主的防御机制。在肺组织内形成最初的感染灶,可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也可以在胸膜下形成小结节,酷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多数健康人感染可以自愈或病变局限于肺部。在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隐球菌能够进展活动,引起肺炎并经血行播散至全身。特征为轻微的炎症反应。早期组织内有大量隐球菌成胶样团块,中性粒细胞减少、不化脓,仅有少数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晚期病变为肉芽肿,肺部病变偶有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3、皮肤和粘膜隐球菌病:罕见,原发或继发,继发常与脑膜及肺部病变并存。粘膜病变较多见,常发生于鼻中隔、牙龈、舌、硬颚、软颚、扁桃体及咽喉等处。皮损好发于面颈部、胸背及四肢,脓肿溃破,溃疡可有隆起的乳头瘤样边缘,脓液内含隐球菌,溃疡可融合,很少继发细菌感染。4、骨和关节隐球菌病:大多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很少单独发生。全身骨髓均累及,但以骨突、颅骨及脊椎为多。患处肿痛可有瘘管形成,排出蛋白样脓液。X线示多发性溶骨性改变,病变进展缓慢。5、其他:肾、肾上腺、肝、脾、淋巴结、肌肉、胰腺、前列腺等的隐球菌病常为全身性感染的一部分,均较少见。

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常规70%病人压力增加,一般为-,慢性可正常。外观清澈、透明或微混。97%WBC轻至中度增多,平均为0.18,少数可超过0.5,以淋巴为主。90%蛋白轻至中度增高,个别可达4g。糖大多减低,少数可降至0。氯化物轻至中度减低。艾滋病人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时,脑脊液可正常但病原检查阳性。2、病原检查:①早期脑膜炎脑脊液涂片阳性率可达85%以上,离心后沉淀物加上海墨汁镜检可见圆形透亮菌体外包裹一较宽厚的空白带,厚膜是致病性隐球菌的标志,PAS染色后新生隐球菌呈红色。10%KOH处理或直接涂片镜检时只见菌体而不见厚膜。②脑脊液或痰(环状软骨处穿刺采取)、尿液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室温或37度日即可生长。沙氏基上非致病性隐球菌37度时不生长。酚氧化酶试验阳性(L-多巴枸椽酸铁和咖啡酸培养中新隐球菌呈棕黑色菌落),脲酶试验阳性,同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和肌醇和棉子糖,但不能发酵糖和醇类,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非致病性隐球菌不能同化肌醇)。③动物接种:以小白鼠最敏感,将脑脊液或其他标本行腹腔内、尾静脉或颅内注射,小白鼠在2-8周内死亡,脑内可发现大量隐球菌。3、免疫学试验:①抗体检测:隐球菌的厚荚膜内含特异抗原性的多糖体,约90%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血清或脑脊液中可检出该抗原或相应抗体。方法有放射免疫法和试管凝集试验。②抗原检测:用乳胶凝集试验、ELISA、多克隆抗体法和单克隆抗体法等检测孢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原,以乳胶凝集试验简便、快速最为常用。③核酸检测:用痰液、支气管吸出物等核酸检测方法DNA探针法、PCR探针法。

预后:经治疗后的隐球菌脑膜炎,病死率为25-30%,存活者的复发率为20-30%。40%留有后遗症。

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为两性霉素B(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胞膜的甾醇,使菌体溶解破坏。主要副作用有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发生心肌损害及肝损者占1/4,肾功能损害可达1/3,出现蛋白尿及管型时停药或减量可消失或缓解,疗程中应每周检查肾功能。低钾血症发生率40%以上,可导致静脉炎、轻度溶贫等)与5-氟胞嘧啶(副作用有食欲不振恶心,WBC、PLT、Hb减少,皮疹、肝肾损害及精神异常等,停药后均可消失,孕妇禁用,疗程第1个月需每周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后每月复查一次)或其他抗真菌药物(吡咯类药物如氟康唑副作用大多为消化道反应,多用于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者、酮康唑不易渗入脑脊液,故不用于脑膜炎病人等。通过与菌体胞膜结合,使胞质外渗,菌体溶解死亡)联合治疗。









































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wh/28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