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如何进行血培养
血流感染
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流,随血行播散的感染,可以表现为菌血症、真菌血症、病毒血症和脓毒症。血流感染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疾病,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有发热、寒战或低血压等临床症状且血培养有致病菌。
血培养
血培养是一项实验室试验,从患者体内采血,并将其装入含有培养基的瓶中,以此来确定导致患者感染的微生物是否已经侵入患者的血液。
血培养重要性
菌血症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达20%-50%。在患者的血液中检出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最为重要的手段,分离自血液的的细菌可能是败血症的原因,这就为病因确诊提供重要的依据,并可进一步为正确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血培养阳性还预示着机体限制感染与某特定部位的行动失败或局部感染的扩散。
血培养采血时机
发热(38°C)、
体温过低(36°C)、
白细胞增多(10./μl)
粒细胞减少(1./μl)、
低血压、
局部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突发精神萎靡的儿童或老年人、虚弱、精神状态错乱、体重突然下降的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无法解释的白细胞增多及精神状态改变、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CRP、PCT。
完整的血培养过程
收集样本(开出医嘱)
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加强沟通)
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正确解读)
血培养现状
阳性检出率低
血流中含菌量低、血液中抗菌物质、抗生素的应用、培养条件限制、临床实践欠规范
假阳性率高
皮肤消毒不彻底、采血操作不规范
血培养应该采几套?每套包括几个瓶子?
CLSI要求每次采集2-3套标本,每套应包括一个需氧培养瓶,一个厌氧培养瓶成年病人不能只采1瓶血培养标本,采血量不足和只做1套血培养所得得结果是很难正确解释的。
研究表明:用需氧瓶加厌氧瓶的组合检测出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菌中某些菌和苛氧菌比一对需氧瓶多。报告时间提前:出现阳性时间需氧瓶有9%比厌氧瓶早1天报告结果厌氧瓶有5%比需氧瓶早1天报告结果因此,只做需氧菌不做厌氧菌培养,将有19%的菌株不能发现,另有5%的血培养延迟1天报告阳性结果如果血培养只做需氧瓶培养,漏检的不仅是严格厌氧菌,也会影响兼性厌氧菌的分离率及报告阳性结果的时间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在ICU病房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h,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烧或低血压的患者,儿童出现低体温者
临床医生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
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送检方法:
保留情况
采取至少2份血培养,其中至少1份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志,另外至少1份则从导管中心或硅酮隔膜无菌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各自做好标记
不保留情况
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对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交付实验室进行Maki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FollowingVortex或超声降解)
血液标本是微生物室的VIP标本,对于临床治疗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血培养标本占微生物室标本量非常的低,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样我们才能对临床、对患者负责。
查找账号医学检验圈by华通医疗或加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