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孩子发烧的真相,千万不要因为无知而
▲点击上方图片,教你如何健康瘦下来还能保持美丽的皮肤。
前段时间,有个宣扬自愈的公号被封了。
起因在于有位妈妈,在女儿高烧39.5℃的情况下,拒绝送入院检查,拒绝给女儿用药。
直到孩子烧了5天,家人偷偷给孩子用药后,孩子的病情才稳定下来。
因为这个用药的事,孩子的妈妈跟家人翻脸了:
“盲目用药就是剥夺了身体和病毒抗争的机会,是不战而败。”
“发烧是多难得的锻炼机会,这次病毒感染,你用药把病毒压下去了,以后病毒感染怎么办?孩子不成了药罐子了?”
据说,这些理论就来自于被封的那个公号,而这位妈妈,是这个公号的忠实粉丝。
这件事很快传播开来,在新闻报道出来后,又有多名父母站出来控诉此公号:
在我宝宝高烧抽搐20多分钟的情况下,他们管理员还是建议观察等自愈,结果我孩子脑功能严重受损。
我的宝宝高烧不退,我听从公号管理员建议,坚持让他“自愈”,结果没有成功,现在影响了运动功能,不会走路了。
我的孩子高烧一周,我坚持“自愈”,结果最后导致脑膜炎休克,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
这一个个指证,让此公号华丽丽谢幕,永久被封。
发烧到底该不该自愈?
○
这个事件,也把对于“发烧到底该不该自愈”这个话题推向了高潮。
同时,舆论分化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不能耽搁,马上就医用药;一派认为发烧就是增强抵抗力的过程,用药会适得其反。
我认为,这两类观点都太过于极端。
对于小孩发烧,我们不能盲目用药,也不能盲目自愈,一切要以诊断或是症状为主。
首先,我们必须要弄清一个概念:发烧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
医院就医,目的是查明原因,然后再判定是否有必要用药或自愈。
什么情况下应该就医?
○
孩子发烧时,我们要给自己设定一个24小时的观察期。
如果在这24小时内,孩子出现了下面的情况,就该选择马上就医。
1、体温判断
不满3个月的宝宝腋温超过37度;
3个月-6个月的宝宝腋温超过37.5度;
6个月以上的宝宝腋温超过38度;
1岁以上的宝宝腋温超过39.4度。
2、孩子脸色、神态、行动判断
对于孩子来说,他不一定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体温,也就是说,体温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孩子疾病的轻重。
有的孩子只是轻微感染,却有可能发热到40℃;而有的孩子可能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也许却只发热到38℃。
一个体温只有38℃,但却脸色灰白萎靡不振的孩子,是肯定要比一个体温有39.4度,却还是满屋子乱窜的孩子病得严重得多的。
所以,当发现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该观察孩子的脸色、神态以及行动,来判定是否就医。
★孩子脸色差、精神萎靡
★哭闹不已
★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伴有呕吐
★腹泻频繁
★呼吸沉重杂音大
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建议最好马上就医。
3、高烧持续时间判断
如果在这24小时的观察期内,无论你用了何种物理降温方式,孩子依然持续高烧,那就一定要就医了。
平常该如何护理?
○
要遵从以下的“四不”、“五要”原则。
四个不:
1、不能过早服用退烧药物,这样会削弱人体对病菌抵抗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退烧药在体温到38.5度以上才用,低烧无需使用。
2、不能盲目用冰块达到降温效果。
用冰块敷身体,会让人体的热量聚集在体内无法散出,严重的还会导致高热惊厥。
3、不能用酒精擦身。
酒精是挥发性的液体,很容易导致体温再次升高;严重的还会引起酒精中毒。
4、不能捂!
用捂的方式来帮小孩发汗,是老一辈容易犯的严重错误。
捂是可以,但捂也要分年龄的。
小孩还不太懂得诉说需求,一旦被捂得汗流浃背,又不及时补充水分的话,很容易导致失水过多,引起更严重的疾病。
五个要:
1、要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并保持通风。
一般来说,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左右,是最理想的状态。
可以采取开窗、开空调或电扇的方式来达到。
2、要用温水浴的方式,给孩子降低皮温。
采用温水浴时,水温最好保持在38℃-40℃左右。
水的深度一定要超过孩子的腹部,并不停用温毛巾擦拭身体,保持皮肤的温度。
温水浴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
3、要给孩子采取适当的保暖。
除了皮温高的地方,要减少衣物覆盖和用温水降温外,
手脚易冰凉的地方,则要用热水或热毛巾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保暖的效果。
4、要给孩子补充充足的水分和适当营养
发热极易造成孩子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所以补充水和电解质尤其重要。
如果孩子因为烦躁或胃口不好,不肯喝水的话,家长可以用滴管挤水给孩子喝。
如果孩子不肯吃东西,也尽量不要逼迫孩子吃,可以煮一些流食,一会喂一点,少食多餐。记住要忌油腻食品。
5、如果孩子体温达到38.5°C以上,要给他吃退烧药
如果孩子的体温达到39°C时,可能会引起高热惊厥;所以,在孩子体温超过38.5°C时,就建议吃退烧药。
如何判断幼儿急疹导致的发热?
○
有一种病导致的发热,是最不好判断的,那就是幼儿急疹,这种病的确诊都是马后炮。
橙妈就曾经败在了这个病的处理上,给孩子上了抗生素,让孩子白白挨了两天针。
当时我家航航高烧到39度,吃了退烧药,退了后又上升到39度。
医院检验血常规,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医生建议挂吊针,也就是使用抗生素治疗。
我当然是拒绝啊,因为我下意识在想会不会是幼儿急疹,这种病是自限性疾病,用药无用。
熬了两天,终归是没熬下去,因为孩子的不好症状都中了:精神不好,胃口不好,特别是脾气差,整夜整夜的哭嚎。
最后,实在是耐不住家里的压力,医院打针了。
挂了两天针,第四天早上,烧“哗”地一下就退了,全身的疹子出来了。
这时的我,看着宝宝挂针淤青的地方,对自己是满满的责怪。
所以,通过我自己的经验,我的建议是:
1、对于幼儿急疹的发热,家长起初还是要沉着淡定。
2、如果宝宝高热伴精神差,又无法判定是否幼儿急疹,医院检查。一般来说,幼儿急疹的血象是中性淋巴比率下降,并且淋巴细胞比率上升。
3、即使检查出是病毒感染,也千万不要跟橙妈一样,意志不坚定给孩子上了抗生素治疗,要观察,顶多就是3天时间。
4、要将孩子体温控制在38.5C以下,多喝水,保证孩子的正常大小便。
5、高热3-4天后,如果体温下降全身出疹,即可确诊为幼儿急疹。
总之,遇到孩子发烧,家长一定要沉着冷静、理智判断,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
最要掌握的,就是科学的日常护理方式。
并且要记住很重要的一个常识:
普通发烧并不会烧坏脑子,只有孩子的体温达到41.7℃,脑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损伤。
如果不超过41.7℃,基本不用考虑烧坏脑子的问题。
喜欢我,就请转发我
爱我,那再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