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7期课程回顾上正确处理儿童
▼
语音
各位哈奇乐的园长以及老师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护理师alice,我的专长是儿科护理,还有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照顾,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内容是“正确处理儿童发烧~破除发烧迷思”。
我们在幼儿园里最常听到的就是家长很着急的跟老师说“怎么办?我的小孩发烧了”。医院小儿科急诊和门诊当中最常碰到的问题,至少有七成以上被带来看急诊的孩子,是因为父母发现他们发烧了。
绝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发烧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太正确的观念,我们可以常常看到许多家长为了小孩子发烧心急如焚,非常的紧张,甚至有些家长一分一秒都等不得,怕小孩子脑袋会被烧坏,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帮小孩退烧。但是也常常见到有些家长们为了退烧会毫无节制的给孩子用退烧药,也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更不要说这些退烧药会对小孩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与坏处,他们只求眼下赶快把烧退下来就好。
很多家长们会这样要求,最主要的考虑就是担心孩子们的脑袋会烧坏,变成像智能不足等等的后遗症。这些根本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对于发烧认识不清,而且是以讹传讹,造成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所谓脑袋发烧并不是发烧所引起的。如果是脑袋烧坏这样的后果,有可能小朋友是得了脑炎、脑膜炎,先天性的感染所引起脑细胞受损,发烧只不不过是伴随着这些疾病的症状而已。如果发烧真的对脑细胞造成伤害的话,发烧的温度至少要持续且长达41.5度以上才有可能。
医院里常常尽心的为家长解释,“发烧不需要这么紧张;发烧并不会烧坏脑子”。但常常换来的是家长的不信任和怀疑的眼光。我们甚至跟家长解释到口干舌燥都无法动摇他们对发烧错误的信念。不知道在线上听讲的老师对发烧有没有一些自己原本以为的观念,我们就仔细的听我以下的讲解,让大家把我们以前的观念转正回来。
一、什么是发烧?
一天当中体温会发生些许的变化。像早上清晨比较冷,我们的体温可能就比较低;到了中午太阳大了,我们的体温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升高;运动也会让我们体温升高。
所谓的发烧就是肛温要大于38度,腋温或口温是37.8度以上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发烧。发烧通常是身体对抗感染细菌的迹象,细菌去激活身体的免疫系统时,身体会出现很多很多的反应,发烧只是这些反应的一个迹象而已。
二.发烧的原因
发烧本身他并不是一个疾病,发烧的治疗应该去治疗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人就会有疑问,小朋友发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上呼吸道感染
其实原因有数百种,但是最多的就是我们所谓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一般常说的感冒,普通的像鼻炎、喉头炎、气管发炎都可以包括在感冒这个病名之内。其次,常见发烧原因还有尿道感染、中耳炎,一些发诊性的疾病,像麻疹、德国麻疹、玫瑰疹等等,像肠胃炎、脱水、预防注射都有可能引起小儿发烧。
许多不同的感染也都会引起发烧,医生会观察其他的疾病迹象或是症状,而不是发烧本身。其实发烧还可能有其他状况所引起,像是我们刚刚讲的环境的温度、运动后或穿衣服穿的过多、洗完热水澡,或是在炎热的气候之下你的体温都会出现略微的上升。
2.中暑或使用某些药物
中暑或使用某些药物很少会导致严重或危险的体温升高,但是也是会引起轻微的发烧。还有我们打疫苗之后也会引起轻微的发烧反应,像是一些非传染性的疾病还有其他慢性疾病也会引起复发性或持续性的发烧。
一般坊间很多长辈们会人为长牙会引起发烧。在目前的证据是说长牙不会引起发烧,或者只和非常轻微的发烧有很少的关联性,所以长牙是不会引起发高烧的。
有些家长会问“发烧的时候有哪些小孩应该特别注意或留意?”以下列了几个条件的小朋友,当你家里有这样的孩子,发烧就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1)小于28天的新生儿
(2)高烧已经持续而且超过41度
(3)发烧而且身上有紫斑症
(4)一些免疫缺损的孩子。
(5)有先天性心脏病或恶心肿瘤
以上五种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就不能掉以轻心,医院诊治。
三、发烧的危险性病症
发烧的有无、体温的高低都不一定能代表现在目前这个疾病的严重程度。像儿童生病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观察有没有重症的一些危险病症,不论他有没有发烧,如果孩子们出现以下的情况,我们都应该要赶快带到儿科,请专科医师诊治。
1.三个月以下的婴儿出现了发烧
2.发烧的时候尿量有大幅性的减少
3.有一点脱水的现象,也就是他很严重哭泣的时候,并没有眼泪
4.出现意识不清,持续昏睡;没有发烧的时候也呈现出躁动不安,眼神呆滞的状况
5.出现痉挛、肌肉抽搐、肢体麻痹、感觉异常等等
6.出现持续的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的现象
7.咳痰发现有血丝
8.出现呼吸暂停,没有发烧的时候还是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等。
9.当孩子出现心跳速率太慢、心跳不规则,没有办法正常活动,像是他连爬楼梯都没有办法爬,或是走一段路都会很喘。
10.皮肤出现紫斑,嘴唇、手、脚、脚趾发黑。
出现以上这几个危险病症的时候就一定要尽速的带到儿科给专科医师诊治。
四、发烧常见问题
1.体温为什么忽高忽低?
正常的体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呈现波形的高低状,通常在清晨的时候体温最低,下午的时候体温最高,但是一般我们都维持在36—38度之间。发烧的时候体温一样是有高低起伏的,这就是我们典型的发烧。体温调节中枢,这时候会被设定在39度左右,高的时候也可能达到40度以上,但过一会儿它又会降到38度左右,没多久又会再升上去。所以小孩生病发烧的时候,父母切勿因为短暂的烧退而欣喜,因为一会儿过后还是有可能再升回去。
2.什么时候自然退烧?
一般而言发烧都会持续三到五天左右,当然也有短期烧个一两天,或长期的会烧到六到七天,甚至因为疾病的关系会到两个礼拜之久。这些都要看病菌的种类,以及个人的免疫抵抗力而定,疾病好了之后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又会恢复原来摄氏37度左右。
3.为什么吃过退烧药之后又烧起来?
退烧药只是短暂的把烧降低,但它不是止烧药。它可以让身体的感觉舒适一点,这是一种属于症状治疗的药物,并不是真正的治根药物。我们可以讲一下发烧退烧药最主要的作用是以下几点:
第一点,退烧药它可以使体表面的血管扩张,体内的热可以借由体表散发到空气当中。
第二点,退烧药它可以使汗液增加,流汗也可以帮助退烧。
第三点,退烧药它可以使体温调节中枢所设定的温度暂时的降低。
第四点,它可以使体内的发炎反应减缓一些,释出的毒素也减少一些。
以上是四点退烧药的作用。之后体温都会因为某种程度的暂时消退,但是在退烧药效消失之后,身体又会开始发烧,这都是因为疾病的因素,我们还没有除根,它还存在的缘故。
4.吃了退烧药一两天了,为什么烧一点都没有退,?
最根本问题有可能是药效不足,没有吃足够的药,或药的品质有问题。只要确定退烧药品没有品质上的问题的话,你还是应该要定时定量的去服用,千万不要以为多服用几次或将剂量增加,可以加强退烧,这是不行的。退烧药或是任何的药物它们都有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就会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毒性。许多父母因为爱子心切,把过多的退烧药一起给幼儿服用的话,不但没有用,反正会烧的更厉害,这也是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那就是让体温不断不断的升高。
五.不同退烧药的差别
我们先用用法来区分,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口服剂
退烧药的本质、成分都是带苦味的,所以会在加工制作成各种不同适于口服的形迹。像是口服的退烧药有口服糖浆,它就是专门给幼儿服用的;口嚼锭,是适合五岁以下,可以自行咀嚼的幼童。有一些片剂就专门给已经可以良好吞咽的孩童们使用。口服的吸收效果,其实非常的不错,一般在服用半小时之后就会开始有退烧的作用产生。口服退烧剂在严重呕吐的孩子们身上不适用,因为他们吃了药之后会再把药吐出来。一般退烧药的使用需要间隔在四到六小时以上。
2.栓剂
栓剂大家也是很常见,通常都是经由肛门给药。这种栓剂对于熟睡时的幼儿使用是最方便的,因为我们可以不用吵醒他就可以让他使用药物。但是对腹泻型的幼儿,就不适用,因为肛门栓剂它会刺激肛门,而使药剂随着水便排出。栓剂的平均吸收效果是不一定的,所以它的剂量跟口服比较起来就比较不好控制。
3.针剂
也就是打针,其实针剂它可以迅速的达到退烧的效果,但一般我们并不主张这么快速的退烧,因为对幼儿的身体不见得会好,而且打针容易使孩子们哭叫,也可能造成你们注射部位的纤维化,这是当今家长最应该根正的观念。所以针剂的使用通常我们会在最后一线才用。
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的互相并用,因为剂量上不好控制,还是单独使用会比较安全,如果很想并用的话一定要先请教开药的医生。
六、物理性退烧法
1.全身温水洗浴可不可以?
发烧的时候将宝宝的身上衣服解开,我们用温水大约是37度左右,用毛巾全身上下搓揉,这样可以使孩子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一些热气散出来。另外水汽借由体表蒸发的时候也会吸收一点体热,这种物理性的退烧法只能加速散热,并不会矫正发炎反应所引起的脑部体温定热点异常上升的现象,
2.发烧的时候可不可以吹冷气或吹电扇来降温?
不要直接对着身体吹。可以将孩子们放在冷气房当中,或者是以电扇绕着它吹,让体温慢慢的下降,借由冷气跟电风扇,这样发烧中的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一些。但如果发现你的孩子他已经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的话就表示他需要温热,要以棉被保温。如果四肢跟手脚温热,而且全身出汗的话就表示孩子们需要散热,我们可以让他少穿一点衣服。
发烧跟疾病本身到底有什么关联呢?其实我们还是要正确的跟大家说,发烧它不是一个疾病,它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但它并不是全部,所以我们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还有进展。很可惜的是通常父母们还有照顾着只看到疾病的外表,像呕吐、发烧、咳嗽等等,其实我们在治疗的时候,我们首重的应该是他病症的发现,还有他能不能完全治愈。而不是只单纯为退烧而已。
所以在某些情况之下,医生会让症状持续的表现出来,去寻找内在真正的病因,切记,不要一昧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这个症状,而应该是遵守医嘱,正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原因,然后我们好好的对症下药。
七、破除发烧迷思
发烧我们都会发现传言和事实是违背的,我们先讲一些迷思让大家理清楚这些观念。有许多关于发烧的传言,其中一些会使你增添不必要的担忧,如果孩子发烧,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外观和行为。传统上大家总认为发烧是件坏事情,一旦发烧不退,有些民众到处换医生看,形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