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病多发,饮食调治不可不知的宜与忌
由于天气干燥,加上冷热交替温差变化较大,小儿因禀赋不足,脏腑娇嫩,故易患各种疾病。
1秋燥症
“燥”为秋季之主气,容易伤津耗液,小儿容易出现口燥咽干、舌干少津、嘴唇干裂、鼻腔出血、皮肤干燥等上火症状。另外,小儿还容易出现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伤津表现。
饮食要点:
1.除多喝开水和菜汤外,还要多吃些润燥生津、清热解毒和有助消化的水果蔬菜,还要注意少食辛辣食物。
2.饮食上少用葱、蒜、韭、椒等辛味品,可多吃柑橘、山楂、葡萄等酸性水果,在烹调时可适当加醋,从而起到助肝阴、开胃气的作用。
2秋季腹泻
饮食要点:
1.发病初期饮食宜忌:饮食应以能保证营养而又不加重胃肠道负担为原则,少量多餐。宜选择清淡、流质饮食,如浓米汤、淡果汁和面汤。
2.急性泄泻期饮食宜忌:需要暂时禁食,但不禁水,脱医院进行输液治疗。
3.缓解期饮食宜忌:排便次数减少后可进食少油的肉汤、牛奶、豆浆、蔬菜汁等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进食清淡、少油、少渣的半流质饮食。
不管哪一期,均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治脱水,必要时可喂服口服补盐液。
及时补水,防治脱水预防护理:
1.家长要随时观察患儿腹泻次数和大便性状,若出现水样便且次数频繁,患儿口渴、尿量减少,医院就诊。
2.患儿常因肠痉挛而腹痛,家长可帮患儿按摩腹部,同时注意腹部保暖。
3.餐具在使用前要用沸水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
4.感染性腹泻传染性强,疾病流行时,因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5.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避免腹部受凉。
MEMBER嫩豆腐稀饭
3小儿哮喘
病因哮喘多发于晚秋及冬季,这时空气较寒冷,患儿因吸入冷空气而刺激气道,加之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穿衣不适等,都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
饮食要点:
1.许多食物可诱发哮喘发作,如鲜海鱼、虾、蟹、秋茄等均易引起过敏发喘,哮喘患者应避免食用。
2.寒性哮喘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痰质稀色白而有泡沫,受寒易发,肢寒。寒哮患儿不宜多食生梨、海鱼、黄瓜、芹菜、冷饮等性偏凉的食物。
3.热性哮喘,表现为喉中痰鸣如吼,痰色黄黏稠,面赤,口渴喜饮。饮食上不宜多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鹅肉、姜、桂圆等。
4.哮喘发作时,应少吃胀气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地瓜等,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
预防护理: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灰尘,避免吃肥腻、辛辣等食物。平时多食用一些健脾化痰、止咳喘及养肺肾的食物,如百合、白果、梨、枇杷、白萝卜、胡桃肉、红枣、芡实、莲子和山药。
4小儿感冒
感冒大部分为病毒感染所致,少部分为细菌或肺炎支原体引起。
饮食要点:
感冒时最好吃易消化、营养高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的豆腐、鱼、鸡蛋、乳制品等。多食柑橘、苹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不宜食用生冷刺激的食物以及肥厚甜腻食物,否则会滋生痰液,加重咳嗽。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口腔粘膜、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疼痛明显;臀部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5岁以下小儿。本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一般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甚或危及生命。
如无并发症,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隔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
2.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以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
4.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爽。
7.补充维生素B、C。
密切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