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以下症状立刻去医院严重可致儿童
最近,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嘴角起泡、手上起疙瘩,持续发热等症状,家长们可得引起重视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几天,湖北1岁男孩飞飞手上、脚上和屁股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水泡,随后就奄奄一息。经过医生诊断,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
图案来源于网络
有统计显示,我国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达万例,死亡例。
虽然发生重症的情况很少,但是基于发病数量大,所以也是不能忽视的;再说了,重症的情况放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家长都是很难接受的。
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这个病主要侵犯6岁及以下的学龄前儿童。
手足口病长啥样?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手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
由于“水疱疹”的症状会让部分家长误以为是出水痘,往往耽误了病情。其实,这两种病是很容易区分的,手足口病除手足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般无皮疹,而水痘则是全身性的。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手足口病症状的表现有所不同。
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病例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3岁以下发病率高。
在被感染后,手足口病一般会潜伏2~7天,潜伏期没啥明显症状,然后就突然起病。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与感冒非常像,一般也会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多数患儿体温会在38℃左右,且由于口腔溃疡,患儿会出现流口水、拒绝进食的情况。
但手足口病最大的特点是,宝宝还会出疹子,而感冒并不会。它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发生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严重的病例进展很快导致死亡。
患儿中招之后怎么办?
绝大多数宝宝的手足口病的症状会比较轻微,一般10天左右就可以自己恢复了。在这期间应在家休息、隔离。
因为目前还没有能针对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所以治疗上只能尽力去缓解症状、减轻患儿的不适。
比如手足口病患儿身上表现出了高烧症状,就给患儿使用退烧药;如果出现了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就给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除了药物之外,家长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患病期间,宝宝的口腔溃疡是很痛苦的,凉的及甜的食物能让他们稍微舒适和减少烦躁,因此鼓励爸妈们给予一些凉的和软的食物给宝宝,像凉的牛奶或水等。
如果宝宝病情加重,出现了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医院就诊:
1.持续高烧不退;
2.频繁呕吐;
3.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
4.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5.呼吸困难。
提醒家长们不要轻易判断所患手足口病的轻重程度,一切交由医生诊断,并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疫苗接种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年12月,国内已有针对手足口病EV71病毒的疫苗批准注册生产,保护率可达97%以上。但可惜的是,由于生产流通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多数地区还无法接种到。那么家长目前该怎样预防呢?
因为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有效抵御手足口病。
疾病预防领域专家还总结成了五句真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白癜风能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