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苗
这是第二篇关于疫苗的文章啦,上一篇《疫苗》,写于年3月1日。
新冠肺炎疫情肆孽,全球进行时,上半年人们迫切希望特效药尽快出现,现在期待疫苗早日研发成功。
补充最新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10月22日批准美国制药巨头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Sciences)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商品名:Veklury)”用作新冠肺炎治疗药;另外,美国大选川普vs拜登酣战,川普、拜登先后表态当选后国民将获得免费新冠疫苗接种。
任何有关于某些药物疗效、新冠疫苗进展的消息都会引来媒体报道、自媒体追捧。但这些这些信息、消息,一般大众真假莫辨。其实,认定某种药物、疫苗确实有效且副作用可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疫苗是什么
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重组机体产生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疫苗是一种特殊药品。
重要预防性疫苗发展表:
年,史上第一剂疫苗,本质为牛痘疫苗,可以对抗天花(爱德华.金纳)
年,首支抗霍乱疫苗
年,首支抗炭疽疫苗
年,首支抗狂犬病疫苗
年,首支抗破伤风,白喉疫苗
年,首支抗伤寒热疫苗(伤寒)
年,首支抗鼠疫疫苗
年,首支抗结核病疫苗(卡介苗)
年,首支抗百日咳疫苗
年,首支抗结核疫苗
年,首支抗黄热病疫苗
年,首支抗伤寒(typhus)疫苗
年,首支抗流行性感冒疫苗
年,首支抗小儿麻痹疫苗
年,首支抗日本脑炎疫苗
年,首支抗腺病毒疫苗
年,首支抗小儿麻痹口服疫苗
年,首支抗德国麻疹疫苗(Rubella)
年,首支抗腮腺炎疫苗(腮腺炎)
年,首支抗小儿急疹疫苗(roseole)
年,首支抗水痘疫苗
年,首支抗肺炎疫苗(肺炎双球菌)
年,首支抗脑膜炎疫苗(脑膜炎双球菌)
年,首支抗B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
年,首支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年,首支抗A型肝炎疫苗(甲肝疫苗)
年,首支抗莱姆病,轮状病毒疫苗
年,首支抗抗子宫颈癌(人类乳突病毒HPV),带状疱疹的疫苗
年,首支抗摄护腺癌疫苗(治疗用疫苗,非预防用疫苗)
年,首支抗E型肝炎疫苗
年,首支抗伊波拉出血热疫苗
英国医生EdwardJenner(-年)
看下艾滋病疫苗研发,就知道疫苗有多难。我们看到,研究机构、政府、财团、顶级富豪(如比尔.盖茨)、普通民众一起在努力。困扰人类百年的艾滋病,其疫苗一直以来倍受人们期待。
在年2月3日,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H)支持的项目HVTNHIV疫苗临床试验宣告失败。这个项目被称为30年艾滋病疫苗研究中,最接近成功、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
疫苗从研发到测试通常需要长达10至20年的时间,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正以人类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进。
随机双盲大样本
现代医学判断疗效有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法,叫做“随机双盲大样本分组对照试验”,它是检验科学的重要手段。
“随机”与“双盲”最初是华裔科学家李景均在年代中期提出的临床试验的两个基本原则。后来发展为“随机双盲大样本”医学、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客观评价治疗、防疫结果提供了方法论上的保证。
一种新药能不能用于临床投入市场,随机双盲大样本是非常重要的“黄金标准”,它包括以下三大要素:
随机:样本选取遵循随机原则。
双盲:观察者(医生)和被观察者(病人)双方都不知道被观察者所属的对照组。
大样本:试验选取的样本数要尽可能多。因为统计学的“大数原则”告诉我们,样本越大,统计结果越能稀释掉那些特例,也就越能逼近真实情况。
这套方法是鉴别真伪对错的利器,不仅仅用在医学上,各学科也都可以用:刑侦上的测谎,保健品是否玄妙,气功有无神奇作用……
分组对照实验
分组对照实验源自大航海中的坏血病,这种病的症状是牙龈出血,直到全身溃烂而死,坏血病当年也是极其恐怖的疑难杂症。
病因是因为水手们长期漂流在海上,没有新鲜蔬菜水果,缺乏维生素C。但当时人们不知道病因,只好胡乱治疗,有喝稀盐酸的,有喝酒的,有直接喝海水的,还有向上帝求助的。但基本都没用,有时碰巧好了,也闹不清究竟是海神的保佑还是上帝的力量。
到了年,英国军舰上有一位医生林德,想出一个“分组对照实验”的方法,把16位生病的海员分成4组,每组两人,分别用不同的验方,比如第一组吃橘子、柠檬,第二组喝稀盐酸,第三组喝海水……结果六天之后奇迹发生了,第一组吃橘子、柠檬的好了,其他组都没好,反复试都是这个结果,于是真正对症的药找到了,就是吃水果。
虽然因为当时科学还不够发达,人们并不知道背后的病因(缺乏维生素C),但确切有效的疗法和药有了,这就够了。
英国JamesLind医生(-年)
这就是“分组对照实验”的神力。坏血病从此在英国海军中被消灭,人们开始信服了林德的“分组对照实验”,这比海神更值得信赖。
人体“自愈效应”
自愈力是动物生病后与生俱来的自我恢复能力,是人经过亿万代进化自然形成的本能,自愈系统包含免疫系统、愈合再生系统、内分泌调节系统等多个分系统,是人体对抗疾病最重要的防线。
实际上有许多病不治自己也能好,比如感冒吃药1周才好,不吃药1周也好了。这就是自愈,是生物的自我保护机制。注意,感冒与流感都是传染病,却是因不同病毒引发。感冒病毒有种,因经常变化,目前无药可治、无疫苗可防,药物仅仅起缓解症状作用,另外,休息、多喝温开水有益;流感病毒通常有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症状比感冒严重,目前无药可杀死流感病毒,抗生素只可杀死细菌(流感引发细菌感染)。
所以,如果要实验一种新药是否有效,必须要在分组中增加一个“对照组”,即不治疗,看看病能否自愈。如果对照组也好了,说明这个病可以自愈,跟吃你那种新药没什么关系。如果对照组好不了,而吃药的那组好了,证明这个病不能自愈,只有吃药才有效。
神奇的“心理安慰剂”
人类是一个神奇的物种,心理暗示有时可以作用到身体层面。
二战中,有一次美军伤员太多,战地医疗的麻醉药用完了,伤员们一个个喊痛不止,军医毕阙在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暂时采用骗术,以生理盐水冒充麻醉剂给伤员注射。没想到凡是注射了盐水的伤员全都不疼了,不叫唤了,毕阙惊得目瞪口呆。
战后毕阙经过研究,终于弄清,这种骗术其实就是心理暗示,但真的有效果,这就是所谓“安慰剂效应”。于是,分组对照实验中必须再增加一个安慰剂组,来验证一种新药的效果。新药到底是真的有效,还是安慰剂式的假有效?
比如给病人分组给药时,安慰剂这组实际上给的是玉米淀粉,但包装得跟真药一样。只有当吃了安慰剂的这组病没好,而吃了真药的那组确实好了,才能证明你这个药确实有效果,不是靠安慰剂效应治好的。
这样,证明一种新药是否有效,起码要有三个组:
一、对照组:不治疗,看能不能自愈;
二、安慰剂组:看吃安慰剂能不能好;
三、治疗组:吃药。
如果一二组都好不了,只有吃药的第三组能好,才能证明新药有效。
安慰剂只能对付一些小毛病小问题,真正的疑难杂症靠安慰剂肯定解决不了问题。
科学思维能力
掌握随机双盲大样本原理,即使不去做医学实验,也能在以下6方面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学会不从零星言论中归纳出普遍结论,理解世界的多样性;
?学会评估,一个重要的结论可能只是产生于偶然,不再轻信幸存者案例;
?我们会知道消除主观偏见有多么困难;
?不再迷信权威和个人,相信高标准的实验手段;
?我们将学会看穿非科学疗法和其他江湖郎中的把戏;
?从概率思考到批判性思考,练习反直觉思考能力,从内心深处接受自我批判性思维。
新冠疫苗进展
新冠疫苗按照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这样5条技术路线研发。
综合媒体报道,以下为快将/正进入第三阶段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度:
截止年8月部分新冠疫苗进展
?mRNA-疫苗
研发组织:(强生)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
上市时间:料今年年底
第三阶段测试情况:于美国89个地方包括重灾区德州,为3万名健康,没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成人身上测试。
一半人于相隔28日的时间注射两剂微克剂量的疫苖,以测试疫苖能否有效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另一半人则接受安慰剂。感染率。
初步定价:32至37美元,公司表示买入量愈多,价钱愈低
?“AZD”疫苗
研发组织:英国牛津大学与药厂阿斯利康制药(AstraZeneca)
上市时间:料速度10月
第三阶段测试情况:牛津大学与药厂阿斯利康制药研发疫苗,目前正在英国展开第二及第三阶段测试,并会在巴西及南非进行第三阶段阶段测试。
第3阶段测试在英国会有超过1万人测试者参与,美国有3万名,南非有2千名,巴西则有5千名测试者参与。
另外,根据阿斯利康对SARS疫苗所用技术的认知,药厂假设注射新冠状疫苗后,人们的免疫力可能12个月至18个月不等,要每年注射疫苗。
定价:成本价(料每剂3至4美元)
年9月9日消息,牛津疫苗因副作用暂停测试。延展阅读,可参考《被中断的新冠疫苗试验:有惊无险还是揭开了未知领域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