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飘散,大正时代的浪漫天国到地狱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樱花大战》系列的超级死忠。而《樱花大战》所处的太正时代正是以当年日本日本自当年明治维新以后前所未有的盛世—大正时代,为背景展开的。而大正时代对于日本来说一个充满浪漫,积极和让很多人向往的时代,也是我个人非常向往和喜欢的一个时代。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正时代。

大正时代是大正天皇在位的时期,时间是年到年,一共14年,是一个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该时代的根本特征是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大正前期的日本是自明治维新以来迎来的一个空前的盛世。而且处于当时一战结束,日本的民族自决浪潮十分兴盛,民主自由的气息相当浓厚,所以这个时期也叫“大正民主”。而且大正时代,日本的民主风气、人文思潮盛行,在当时以天皇兼有华族的倡导之下,日本出现了短暂的宽松的发展时期,同时也对昭和时代形成的极端国家主义产生了一定的遏制。但是大正天皇本人却是一个倒霉娃,大正天皇的父亲是著名的明治天皇,而且他也是明治天皇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儿子是裕仁天皇(也就是昭和天皇),孙子是现在已经退位的明仁天皇(也就是平成天皇)。但是他本人却自幼多病,曾患脑膜炎而且留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40岁的时候又患脑血栓而且很快转为精神病。由于身体状态加其他原因政界元老们感到不能再让他代表帝国,便一致决定由皇太子裕仁于年摄政。年12月初,大正天皇患肺炎身体日渐衰弱。年12月25日凌晨(日子还是蛮好记的),大正天皇死于心脏病发作,享年47岁。一个短暂而又浪漫大正时代结束,儿子裕仁即位,随之而来的是将整个日本拉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同时,还给整个世界带来难以忘却灾难的昭和时代。

其实说到大正时代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民主运动,文豪和丰富的市民生活。我们现在熟悉的东京车站、甲子园、宝冢歌剧团、山崎酒,都诞生于这个时期。所以说这个时期虽然短暂,但是及其绚烂。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日本民族自豪感迅速膨胀和当时的贵族,极度推崇宽松和自由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因为在当时在明治维新之后,西方文化大量流入日本,因为一味的拿来主义,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岌岌可危。但是相对的,日本国运却是一直在上涨而且一直在突破巅峰,一路通畅。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都是战胜国,尤其是日俄战争的胜利,得到了西方列强的认可,使得日本废除了之前和列强们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瞬间成为世界强国。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日本国力昂扬向上,亚洲唯一列强,从上到下,日本都透露出处处生机和活力。

而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大正时代的特色,虽然稳定发展的同时物价在不断上涨,但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人均收入也提高了。工业化的长足发展,使得巨大的城市在日本一座座的崛起,东京的人口达到了三百多万,而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也在不断出现。前往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不断增加,市民阶级开始作为一股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力量出现在日本的历史舞台上。在这些大城市里,电力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电灯进入千家万户,使大城市都成为不夜城。电车开始在马路上飞驰,上班族坐着电车,听着留声机,看着歌舞剧,过着西方人一样的生活。而街头上却总能见到不少穿着传统服饰的妇女,一边是鼓吹文明开化和脱亚入欧,一方面却也不乏狐疑的对待西方文化的民族主义分子,这种新旧文化的交融当中,表现出来的是别样的风情。而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带来的经济发展,而且各种思想的碰撞各种思潮的交汇都给当时的日本人带来了一个“日本梦”,未来是无比美好的,一定是日新月异的。物质生活因为“一路畅通”而极大丰富,皇族对于政治的掌控相当宽松,经商和实业家的地位也因为宽松的民族思潮而大量产生,经商越来越受人尊重,女性地位提高,可以同样进入学堂学习。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大正时代也是文学知识分子的一个黄金时代。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生活在大正时代是幸福也是浪漫的,因为大正时代是日本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很多城市的郊区,知识分子们比邻而居,形成了一个个的文化村。在这些地方,旧式的日本园艺风格的建筑和西洋别墅混杂在一起,似乎体现了大正时代纷乱的文化格局。如果说明治时代是日本文化刚刚开始学习西方的蹒跚起步的阶段,那么大正时代则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时期,日本突然涌现出了大量世界级的文学巨匠,在那时,江户川乱步开始了《D阪杀人事件》中明智小五郎的侦探生涯,横沟正史笔下的金田一耕助也在《本阵杀人事件》中诞生,小林多喜二在他的《蟹工船》上书写着日本企业不断压榨工人们的遭遇,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书写着他的那些令人不安的故事,夏目漱石则在东西方文化的夹杂当中茫然说着《我是猫》。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文人是幸福的,因为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在中一切都仿佛是在梦里。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文人也是浪漫的,因为这个时代的爱情故事中有着东方的含蓄温柔也有着西方的一种浪漫表白,或许那个时代的女子喜欢听的往往不是你侬我爱,而是“月色真美”。而这个时期的日本文学有着民主思想,有着东西方文化掺杂着的浪漫,也有着盛世之下对生活和社会底层悲惨生活的一切,也有着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可以说大正时代的文人是浪漫的,是幸福的,也是充满迷茫和不安的···正是这个特殊的时代孕育了他们,但同时孕育的还有日本的民主运动。

大正时代是日本有机会建立宪政的一个特殊时代,伴随着长期的和平以及市民阶级的兴起,人们对军人把持着国家的重要岗位的局面日益不满。而传统的藩阀财阀军阀把持国家大权的现状让人们越来越不能忍受了。因为明治维新是在萨摩长州土佐和肥前四个藩发起,所以新政府的重要部门也基本都是这四个藩轮流做,最后土佐赶走了肥前藩,萨摩赶走了土佐···所以最后基本上就是长州和萨摩两个藩的人主宰朝政,同时两个藩还基本上控制了海军和陆军。而大正民主运动的呼声,就是要打倒长期把持朝政的藩阀政权。而大正初年长州藩出身的桂太郎第三次担任了首相,而桂太郎在当政时期打着的旗号打压改革,最后民间的反对风潮终于爆发,结果就是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桂太郎被迫辞职,这是第一位被民众运动赶下台的藩阀首相,他的下台标志着藩阀时代的结束,日本进入大正民主时代。民众依靠自己的力量第一次在与藩阀集团斗争当中获得了胜利,这对当时日本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这样的氛围下,日本的民间对政治和选举的参与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种思潮,各种社会运动也开始兴起。倾心于左翼的劳动阶级热情洋溢地上街庆祝五一劳动节,而追求自由民权运动的人们一遍又一遍在各个阵线奔波宣传。东京博览会开幕仪式上,人们热情的欢呼一个没有藩阀军阀和财阀的时代。在整个大正时代,选举权不断放开,传统的藩阀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军部的鼓噪越来越如过街老鼠,当第一个政党内阁组织起来的时候,日本的市民阶级似乎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美好的明天马上就要到来。而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影响日本最深的时代,也是中国革命党和日本的友好人士友情最为紧密的时代,所以这个时期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都选择去日本留学。而也正是这个特殊时期,日本共产党成立(没想到吧,日本也是有党组织,所以一大的时候有周佛海是旅日代表)。但因为日共从成立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反对当时日本的地主财阀政治,反对军国主义,反对战争,从而在战前一直是非法的存在。当然这要说起来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所以这里就不说了。

如果按照太阳来形容的明治时代的日本正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昭和时代则是充满希望但最终却带来灾难的动荡和毁灭的日落黑暗,大正时代则是旭日当空的一个盛世。正如樱花一样美丽,但是生命却很短暂。当日本人从自我膨胀和建立世界强权的昭和迷梦当中惊醒时,他们可能才意识到想要实现这个迷梦竟然要付出这样大的代价的时候,大正时代就显得可爱和浪漫了。竹中民朗曾经将这个时代称之为帝国日本的乌托邦时代,或许其本身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时代虽然很平淡但是却又像一个天国一样梦幻,让人如痴如醉。从明治时代的维新之岚,到昭和时代的血雨腥风···日本真正走向世界的确是这个不起眼的大正时代,这个浪漫时代让人向往和留恋。但是再美好的梦都会醒来,日本最终没有走向宪政民主的道路,而是踏上了一条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之路,这其中的历史剧变,也是将整个日本和日本国民从天国拉进地狱的一个改变,或许这是日本走向的一个必然,也是世界走向的一个必然···也许作为一个历史的落榜生的遗憾,也或许是我书生意气的作用总是对这个时代充满向往和好奇,但是时间不能倒退,历史终究还是历史···当我回顾这个时代的时候心里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感觉这过去的一切切仿佛都离我们很近很近。

腹黑的歌姬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zz/11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