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之真菌性病害

蔬菜病害复杂,主要划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生理病害五大类。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要采取无公害、综合防治策略,必要时,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药剂进行防治。本文针对真菌病害识别和防治作出介绍。

真菌病害识别和防治蔬菜上真菌类病害有种左右,常见病害种左右。蔬菜病原真菌侵染力强,不但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如气孔、水孔、皮孔等)侵入寄主,而且也可通过表皮直接侵入寄主为害。因此,在蔬菜各个部位(根、茎、花、叶、果实)都可发生病害症状。1.识别   识别蔬菜真菌性病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   (1)在病害发生部位出现病斑,天气湿度大(如早晨)时,病斑上有病症如粉、霉层、黑色颗粒等)出现。如黄瓜霜霉病,发病部位主要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在病斑处长出紫黑色霉(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症。   (2)病株枯萎、黄萎。枯萎病的病株表现为全株凋萎,根系腐烂,病株基部茎上有粉红色霉层,剖开茎基部,维管束呈褐色。如瓜类作物的枯萎病、黄萎病的病株,病叶由黄变褐,并自下而上逐渐凋萎、脱落,剖开病株的根和主茎,维管束变褐,如茄子黄萎病。2.防治   (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用55-60℃的温水浸种20-30分钟)、日光曝晒、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浸种20分钟),浸种完毕后,用清水冲净,然后播种。   (2)棚内土壤处理。棚内土壤中土传病害如立枯、枯萎病菌等菌量大。在播种前,结合整地,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常用消毒方法:预防蔬菜苗期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时,在播种前,每亩的面积使用富泉HB-原液90毫升用水稀释后喷灌土壤,从前期收获后开始至移苗为止喷洒1~3次为佳。(也可稀释~0倍使用);将种浸入倍的稀释液中浸泡3小时。此外,用这种处理方法对于预防蔬菜上发生严重且难以防治的枯萎病和黄萎病也有非常好的疗效。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特效的化学农药,HB-的出现给这些顽固性病害的预防及防治带来了希望。   (3)大棚消毒处理。在高温闷棚时,喷洒HB-可以有效改善土壤中的微环境,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活力化,实验表明,在土壤中施用HB-后,可以使土壤中产生大量的白僵菌和绿僵菌等有益微生物,调节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从而可以有效抑制棚内土壤中的病菌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4)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既有利于作物健壮生长,又能有效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以早春大棚黄瓜栽培时温、湿度管理为例,在日平均最低气温稳定在10-13℃,棚内温、湿度管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日出后,通过大棚温室效应,使棚内温度尽快升至28-30℃,上午10点左右,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通风散湿,使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棚内湿度保持在60%,15点以后,闭棚保温日落后与上半夜,因棚内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所以棚内降温应缓慢,以避免棚内湿度过大,棚温应保持在15-20℃,湿度控制在80%左右,下半夜,棚温保持在10-15℃,湿度保持在80%-85%。采取这种变温、变湿管理,既有利于黄瓜健壮生长,又抑制了病害的发生。为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常采用高垅地膜栽培,合理密植,大棚滴灌等措施,避免大水浸灌,做到雨后及时排水,防积水   (5)施用HB-可以很好地消除连作障碍。枯萎病重的大棚尽量不要种植瓜类和茄科作物。   (6)嫁接栽培防病。黄瓜与南瓜嫁接,是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最有效方法。   (7)苗后防治。待苗出土后,用50倍的稀释液HB-每周喷洒一次共喷洒3次为佳。

本文转载自“中国HB—的微博“

南瓜精品:大贝贝2号

大贝贝2号:优质、大果、丰产,引进育成,早熟,草势旺,坐果能力强,一般单果重-g左右,果型漂亮,果肉黄色,肉质粉糯,甜香味佳,品质特佳!

北京中农绿亨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zl/24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