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小学推迟至9月开学新冠病毒后遗症大

截至发稿时,加拿大累计确诊例,魁省确诊例,蒙特利尔确诊例。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澳洲微报(XWWB66)、加西周末(westcanadaweekly)、加国君(super_canadian)截至发稿时,加拿大通报累计确诊例,死亡人,治愈人。魁省官方通告累计确诊例(增加例),人死亡(增加人),人康复(增加人),人住院(减少4人),其中名患者在重症病房(减少4人)。而蒙特利尔官方通告累计确诊例,死亡例。

今天,魁省省长Fran?oisLegault来到蒙特利尔。这是他在3月疫情爆发的两个月以来首次访问蒙特利尔这个“疫情震中”。在这里,他宣布大蒙特利尔地区的小学重开时间将会推迟至今年9月,而日托服务将不会在6月1日之前开放。

此前,小学和幼儿园都定于5月5日重开。

根据公共卫生部门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蒙特利尔确诊病例占据了魁省的一半以上,为50.6%。

病例最多的地区依然是蒙特利尔北部,其次是Ahuntsic-Cartierville和C?te-des-Neiges–Notre-Dame-de-Grace。

而在过去的两周中,这三个地区的病例呈指数增长,分别是Mercier–Hochelaga-Maisonneuve,Rivières-des-Prairies–Ponte-aux-Trembles和Villeray–Saint-Michel–Parc-Extension。

而蒙特利尔超过80%的死亡发生在CHSLD、老人公寓、医院里面。

如今,居住在蒙特利尔的多名医护人员感染,占蒙特利尔所有确诊病例的0%,魁省所有病例的10%。

----我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新冠病毒后遗症大量涌现

重要器官严重损伤

据报道,越来越多的COVID-19“康复”病患出现了后遗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裔学者甚至表示:“COVID-19的后遗症要到1到3年后才会出现。”

这种肺部纤维化,没有特效药,且病情不可逆转。

49岁的克里斯汀KristinCoutney不久前和女儿两人双双感染新冠病毒。但她知道痊愈的6周后,还依然感觉疲劳、眩晕、气短,以及时不时的惊恐发作。“有时候我下个楼都要花两小时。”

像她这样的COVID-19后遗症状,已经属于轻症了。另一些人遭受了更直接的身体器官损伤,包括:肺部、肾脏、肝脏、心脏、嗅觉、睾丸、血管血循环、心理健康和中风等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48岁的痊愈者在接受采访时这么说,“治愈后的九周里我一直感觉很冷,后来医生告诉我,我患上了充血性心肌病,可能一辈子都这样了。大部分人会慢慢好转,但有些人可能要安装起搏器,甚至需要心脏移植。我现在一坐起来,依然会感觉头晕,只好再躺下去。而我还只能侧身右躺,来减小对我心脏的压迫。除了这些,我还很明显地感觉到记忆力减退,左眼浮肿,并且左腿时不时会有针扎一样的剧烈疼痛。”

此外,医生发生她的肺部也留下了损伤痕迹。

除了对肺部的损害之外,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出,新冠病毒也会给感染者的肝肾留下后遗症。

美国传奇说唱歌手Scarface在感染后,身体逐渐恢复,症状都已消失,唯独肾衰竭的情况在不断恶化。

图片来源:Economictimes

两个月前,就已经有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者普遍存在肾脏损害的情况。这份名为《CautiononKidneyDysfunctionsof-nCoVPatients》的论文,研究了59名来源于武汉、黄石和重庆的59例感染患者病例。

结果发现,63%的患者表现出肾功能不全的症状,CT扫描显示%的患者肾脏影像学异常。

图片来源:Medrxiv

英国和加拿大的专家们也发现,接受重症监护的患者中,有8%-1%出现了肝或肾衰竭,需要依靠常年的透析治疗才能生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波表示,感染者的肝肾受损可能是由于肺部功能障碍导致。“呼吸功能出现障碍时,氧气交换受阻,其它脏器会处于乏氧状态,而对氧特别敏感的肾脏往往会发生严重的功能性损伤。”

除了肺、肝和肾之外,还有研究发现很多康复的患者出现非常严重的中枢神经后遗症。

华中科技大学对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神经系统研究显示,14名患者中,超过三成的病患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具体表现为三类: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意识障碍、急性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如味觉减退、嗅觉减退、食欲减退、神经痛等;

骨骼肌损伤。

上个月,一位56岁COVID-19患者被证实脑脊液中存在新冠病毒,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病毒侵袭。

这一情况虽然罕见,但在全球范围内曾出现多次。

图片来源:NHK

根据NHK的报道,日本山梨县一位4岁的独居男子,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高烧,同时伴有头痛及四肢乏力。

几天后男子在家中昏迷,送医抢救后被确诊,同时伴有脑膜炎,脑髓液的PCR检测呈阳性。专家表示,此次脑膜炎是由COVID-19引发的可能性非常大。

男子醒来后,发现自己近1、年的记忆竟然都丢失了。主治医生森口武史表示,这是一起新冠肺炎病毒会侵入中枢神经的重要例子。

图片来源:ANN

而至于患者为什么会丧失记忆,专家认为这是因为患者大脑内负责记忆的部分受损,从而导致丧失记忆等后遗症。

根据病理组织的观察结果,许多感染者的大脑部分都发生了病理改变:脑组织充血、水肿,部分神经元变性。还有不少无症状的感染者出现血栓进入脑血管的情况,最终引发中风。

其中的中风症状,应该引起每一个加拿大年轻人和中年人的注意。研究发现,越来越多30岁到40岁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中招了,而这些“无症状者”或轻症者,因为新冠病毒导致血栓,血栓又导致中风。

在卡尔加里一家肉厂工作的BijoyMenon就是如此。他感染之后,病情并不严重,就是稍微的咳嗽和发烧。因为一些原因,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直到3天后,他因为严医院。此时,Bijoy已经无法说话和动弹了。

卡尔加里医学中心神经学教授Menon表示,这是他在最近几周内见到的第3起中风案例。发病的都是比较健康的年轻人,年龄都在30岁、40岁的样子。他们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从医学上来说,中风的致死率不算高,但一旦中风,只有4%~53%的人能够正常生活工作。

新冠病毒后遗症还不止如此。

5月7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NetworkOpen上论文首次发布:中国的研究人员在感染者的精液中首次发现了新冠病毒,增加了这种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可能性。这一发现,与之前新冠病毒会损伤睾丸、影响生育的说法相呼应。

4月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甚至建议,“从COVID-19康复后,计划生孩子的年轻男性应该接受生育能力的检查。”

应对这种新型病毒,治愈并不等于大功告成,会不会遗留严重并发症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而人类与病毒的这场较量,也还远远没有结束……

WHO称新冠病毒可能永远不会消失

5月13日,世卫组织WHO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永远不会消失,并且警告说无法预测何时可以控制疫情。

WHO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Dr.MichaelRyan)博士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种病毒可能永远不会消失,可能会变成社区中的另一种流行病毒。”瑞安以艾滋病为例,称尽管艾滋病毒没有消失,但人类已找到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目前人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惧艾滋病。瑞安说,目前感染COVID-19的人数相对较少,如果没有疫苗,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的人口数量才能建立足够的免疫水平。他补充说,虽然目前有多种潜在的疫苗正在开发中,但仍没有消除其他疾病,例如麻疹。即使找到了疫苗,控制病毒仍需要大量努力,也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生产出这些疫苗,并将它们分发给愿意接受疫苗接种的民众。“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WHO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MariaVanKerkhove)说,她知道有些人“处于一种相当绝望的状态”,但指出即使没有医学干预也可以阻止这种病毒。“这次暴发的轨迹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国家已经控制了该病毒。”WHO总干事谭德塞也持相同观点,“轨迹掌握在我们手中,这是每个人的事,我们都应为制止疫情而做出贡献。”

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开始逐步放宽措施,谭德塞亦建议各国保持最高级别风险预警,任何措施都应考虑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

如果新冠病毒一直赖着不走,在疫苗没有开发出来之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

Ref: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wh/120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