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母亲的生日有故事的人

↑人人都有故事,点击   今日除夕,母亲的生日。和许多生于60年代初的农村妇女一样,母亲几乎从来都没有过过生日。记得有一年母亲给我煮长寿面时,我问:“妈妈,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呢?”母亲皱眉,想了想,说:“听你家家(湖北话:姥姥)说,好像是大年除夕,阳历的日子就不知道了。”

  母亲出生于一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当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为新中国养育了7位子女,母亲排行老六,四位姐姐,一位兄长,一个弟弟。母亲的三姐脑膜炎夭折,我从未见过,只是清明节扫墓的时候会去她坟前烧纸。

  外婆因为生于地主家庭,成分不好,母亲小时候总是被人嘲笑,甚至扔鸡蛋,念书念到初中就不愿在学校多呆跟着父母种菜务农了。

  印象中父亲与母亲大多数的争吵,都是以父亲的完胜告终。母亲经常想用成语,但又总是说错,比如把“心血来潮”说成“心想一潮”,“异想天开”说成“一想一开”。父亲一贯的颐指气使:“女子无才便是德,你既无才,更无德!”

  母亲既嘴笨,腹又无诗书,气自是更不华,好在生的珠圆玉润,皮肤白皙,眼睛大而有神,一笑一颦,也可谓百媚众生。那个年代的女人有个杀手锏,一旦生气不满丈夫或者恶毒的婆婆,可以回-娘-家!母亲忍无可忍就会抛下我们,骑上那辆陪嫁的凤凰28自行车,快的话一小时就能能骑到她母亲大人的怀抱,然后母女两人抱头痛哭。外婆这时候会派母亲的表亲骑上28,“送信”给父亲,去母亲娘家接人。

  农村给男人和女人的教育从来都是不一样的,男人的责任,权威,女人的三从四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每次父亲都屁颠屁颠的去接母亲。

  村里每隔几户的一面墙上都涂有那么几行字:“生男生女都一样”。父亲和母亲早年也是这么响应政策的,我和妹妹无忧无虑的享受着父母无尽的爱。直到有一天,家里气氛变的越来越紧张,他们决定要“延续香火”,只因父亲是长子,胡家这一脉不能“无后”。

  父亲的母亲大人,我的奶奶,怎么说呢,从任何角度来讲,她老人家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纠结的女人。奶奶是毛爷爷的忠实粉丝,用今天的话,应该叫“脑残粉”。语录背的滚瓜烂熟,根正苗红,终于在80年代被选为村委会妇联主任,积极推动村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位邻居曾今跟母亲说,你婆婆害死了那么多孩子,要遭报应的。当然,奶奶威逼利诱除掉的不仅有村里的,最主要还有包括自己宝贝儿子的。记忆中有那么好几次,医院,回来以后母亲都躺在家里,完全不能下床。奶奶有时候会炖排骨汤端给母亲,母亲偷偷把排骨塞给我和妹妹,那时我们以为妈妈是生病了,我们舍不得吃,塞回给妈妈,妈妈又塞回来,说:“你们吃吧,妈妈牙齿不好,吃肉牙疼。”

  除了三从四德,那时的农村妇女还有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传宗接代,有很长时间,母亲都偷偷哭泣,责怪自己生不出儿子。我无法想象变成生产机器是怎样的日子。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那行“生男生女都一样”显的那么刺眼。

  后来,她终于如愿以偿,或者说,奶奶终于如愿以偿。我们有了弟弟。

  母亲就是这么逆来顺受过了一辈子,接受上一辈人安排的婚姻,接受夫家安排的生子计划,接受丈夫一辈子的抱怨,接受我的离开,接受自己的死亡。一切对于母亲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母亲的字典里似乎只有“自然”两个字。

  我选择离开他们,一个人拖着箱子去法兰西流浪时,她完全不能理解这条与她的人生轨迹截然相反的一条路,她希望我和她一样,接受命运的所有安排,做一个三从四德的女人。临走前,她给我包了一小包门前的土,说,据说家里的土能保佑你在他乡不受苦。

  父亲走的时候,她只是一直咳嗽,叫我们不要哭;她最后生病的那几年我们没有告诉她得的是肺癌,已经晚期,直到做完手术,妹妹也一直哄她说是阑尾炎;我想她自己是知道的,只是不愿揭穿我们,到最后,也一样是接受,接受儿女善意的谎言,接受自己49年短暂的一生。

  如今,她住过的那栋房子很快就会淹没在城市化进程的大潮中。除夕,剩下的是游走在城市没有归属的孤独灵魂。

  作者:胡玲  

  投稿时间:年2月7日(星期天)下午2:10

长按   它是什么?关于母亲和初恋的故事。(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写写别的故事,以后我们会讲到)

  它是什么样的?它是非虚构的,不能当小说写。它是一个故事,一篇文章,用-0字左右,讲好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有自己的品性,苦的,乐的,酸的,甜的,真诚的,虚伪的……但它不能是空洞不着四六的。

  详情请见









































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hl/30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