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资考试每日一练2
四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1.脊髓腔穿刺术后的患者可因脑压过低引起头痛,其主要机制是
A.脑部血液循环障碍B.脑代谢障碍
C.脑部缺氧D.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
E.血压升高
2.急性胸膜炎患者宜采取的卧位是
A.中凹卧位B.仰卧位C.患侧卧位D.端坐位E.头低足高位
3.腰穿后患者去枕平卧的目的是
A.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B.防止脑水肿C.减轻头痛头晕
D.预防颅内压降低引起头痛E.防止昏迷
4.中凹卧位的基本要求是
A.抬高患者头胸部约10度,抬高下肢约10度
B.抬高患者头胸部约20度,抬高下肢约15度
C.抬高患者头胸部约20度,抬高下肢约30度
D.抬高患者头胸部约30度,抬高下肢约20度
E.抬高患者头胸部约30度,抬高下肢约35度
5.急性心力衰竭时,患者采取半卧位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胸腔容积B.减少静脉回心血量C.减小胸腹肌肉张力
D.引流腹腔积液E.减轻腹腔脏器对心脏的压力
6.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宜采取的卧位是
A.仰卧位B.端坐位C.头高足低位D.平卧位E.头低足高位
7.不适于采取端坐位的患者是
A.心力衰竭患者B.心包积液患者C.休克患者
D.支气管哮喘患者E.急性肺水肿患者
8.胎膜早破的孕妇宜取
A.头高足低位B.去枕平卧位C.头低足高位D.屈膝仰卧位E.中凹卧位
9.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宜采取
A.仰卧位B.端坐位C.头高足低位D.半坐卧位E.头低足高位
10.颅脑术后,患者头部翻转过剧可导致
A.颅内压升高B.脑血栓形成C.脑疝D.脑出血E.脑水肿
11.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应采取的卧位是
A.头低足高位B.膝胸位C.侧卧位D.俯卧位E.截石位
12.行膀胱镜检查的患者应采取的卧位是
A.侧卧位B.头高足低位C.端坐位D.俯卧位E.截石位
13.护士协助患者更换卧位,不正确的是
A.翻身前先将导管安置妥当B.翻身前先换药
C.颅脑手术的患者应卧于患侧D.颈椎和颅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
E.翻身时让患者尽量靠近护士
14.使用约束带的患者应重点观察
A.体位是否舒适B.约束带是否松开C.局部皮肤颜色及温度
D.意识是否清楚E.衬垫是否垫好
15.患者,女,45,因外伤急诊入院,血压75/45mmHg,诊断为失血性休克,急诊护士为其采取最适宜的体位是
A.中凹卧位B.端坐位C.去枕仰卧位D.斜坡卧位E.头低足高位
16.患者,女35,甲状腺脓肿切除术后。护士为其采取半卧位的主要目的是
A.有利于伤口愈合B.减轻颈部肿胀
C.减少伤口出现D.减轻缝合处张力E.利于呼吸
17.患者,女,29,妊娠26周,胎儿臀位,拟采用膝胸卧位给予纠正,护士讲解要点后,观察孕妇操作,提示护士需要重复要点的是
A.跪卧,胸部贴床面B.两腿稍分开,大腿与床面呈45度
C.腹部悬空,臀部抬起D.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E.头偏向一侧
18.患者,女,65,高血压,心脏病3年,因疑诊直肠癌,拟行直肠指检,护士应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半坐卧位B.膝胸卧位C.侧卧位D.截石位E.俯卧位
19.患者,女57,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3天,护士为患者取半坐卧位,并解释该卧位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腹部伤口出血B.减少静脉回心血量C.减轻肺部淤血
D.减轻腹腔渗出液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20.患者,女,33岁,支气管扩张,右侧支气管有炎性分泌物需要引流,护士应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半坐卧位B.右侧头高足低位
C.左侧头高足低位D.右侧头低足高位
E.左侧头低足高位
21.患者,女,54,体重62kg,子宫切除术后第3天,护士查房时发现患者滑向床尾,该护士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正确的方法是
A.尽快完成,不必向患者解释B.移动之前应固定床轮,松开盖被
C.移到前应将枕头移到床尾D.移动时患者双手放在胸腹前
E.一手托病人颈部,一手托病人膝部
22.患者,男,62.肝癌晚期。入院后患者神志恍惚,躁动,正确的安全措施是
A.持续胃肠减压B.加床档约束带约束患者
C.纱布包裹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之间
D.给予地西泮镇静E.减少外界刺激
23.患者,男,70,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性脑病,护士为其加用床档,并向患者说明该患者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患者的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尊需要
D.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E.归属与爱的需要
24.患者,女,65,尿毒症,意识模糊,为保证输液通畅,防止患者拔针,护士拟采用宽绷带制动腕关节,最佳的打结方法是
A.环形结B.双套节C.八字结D.单套节E.平结
25.患者,男,36,躯干烧伤,若采用暴露疗法,宜采用的保护具是
A.床档B.宽绷带C.支被架D.肩部约束带E.膝部约束带
(26~28共用题干)患者,女,46,腹痛急诊,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
26.术后患者回病室,护士应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中凹卧位6小时B.右侧卧位6小时C.左侧卧位6小时
D.去枕仰卧位6小时E.屈膝仰卧位6小时
27.术后第2天,护士应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端坐卧位B.右侧卧位C.抬高床头30度~50度,膝下15度
D.左侧卧位E.仰卧位
28.当患者难以接受此体位时,护士向其解释该卧位的目的是
A.有利于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B.可减少局出血C.可防止炎症扩散
D.有利于胸腔容积扩大;利于呼吸
E.可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担
答案:DCDCBBCCCCBECCACBCEEBBBBCDCA
五院感的预防和控制
1.能消灭物品上一切微生物(含芽孢)的方法是
A.清洁B.防腐C.抑菌D.消毒E.灭菌
2.为破伤风患者换药后,污染敷料的正确处理是
A.焚烧B.深埋C.消毒液浸泡D.煮沸E.环氧乙烷熏蒸
3.紫外线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与时间的要求是
A.1m,不少于30分钟B.3m,不少于30分钟
C.1m,不少于45分钟D.2m,不少于30分钟
E.3m,不少于45分钟
4.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有效距离与时间的要求是
A.1m,不少于30分钟B.3m,不少于30分钟
C.1m,不少于45分钟D.2m,不少于30分钟
E.3m,不少于45分钟
5.胃管煮沸消毒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A.先将胃管刷洗干净B.用纱布包裹胃管C.放入冷水中
D.待水沸后开始计时E.持续10分钟
6.煮沸消毒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消毒前先将物品刷洗干净B.将消毒物品全部浸泡在冷水中
C.待水沸后开始计时D.中间加入物品需重新计算时间
E.消毒的物品,待使用时再取出
7.不宜用煮沸法消毒的物品是
A.肛管B.胃管C.手术刀D.持物钳E.弯盘
8.物理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可靠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法B.煮沸法C.日光暴晒法
D.烤箱烘烤E.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9.目前测定高压蒸汽灭菌法最可靠的方法是
A.温度计监测B.生物测试法C.外科伤口感染率
D.化学指示剂法E.灭菌后物品细菌培养
10.剪刀和缝针的消毒宜用
A.烤箱烘烤B煮沸法C.药液浸泡D.燃烧法E.高压蒸汽法
11.过氧乙酸的使用和保管方法,不正确的是
A.易氧化分解,应现配现用B.不可用于纺织品的消毒
C.5%溶液用于浸泡金属器械D.2%溶液用于空气消毒
E.防高温引起爆炸
12.护士在准备注射用物时,发现治疗盘内有一些碘渍,除去碘渍宜选用的溶液是
A.戊二醛溶液B.乙醇C.安尔碘液D.过氧乙酸E.苯扎溴氨
13.可用碘酊消毒的部位是
A.会阴部B.手术切口C.颜面部D.供皮部E.颈部
14.使用化学消毒剂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用过氧乙酸浸泡金属器械B.碘酊不能用于粘膜消毒
C.洗必泰不能与肥皂合用D.消毒用的乙醇浓度勿超过80%
E.戊二醛可用于浸泡内镜
15.不能杀灭芽孢的化学消毒剂是
A.环氧乙烷B.碘伏C.过氧乙酸D.戊二醛E.甲醛
16.对呼吸道粘膜和眼睛没有刺激性的消毒性是
A.碘伏B.过氧乙酸C.甲醛D.漂白粉E.乙醇
17.纤维内镜浸泡消毒宜选用
A.75%乙醇B.2%戊二醛C.0.2%过氧乙酸
D.0.5%~1%氯氨溶液E.5%碘伏
18.不宜用乙醇浸泡消毒的物品是
A.塑料导管B.体温计C.持物钳D.硅胶管E.玻璃杯
19.需加0.5%亚硝酸钠防锈的化学消毒剂是
A.过氧乙酸B.戊二醛C.苯扎溴氨D.碘伏E.乙醇
20.对组织刺激小,可用于深部伤口冲洗的化学消毒剂是
A.过氧乙酸B.碘伏C.乙醇D.戊二醛E、苯扎溴氨
21.对病毒无杀灭作用的消毒剂是
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碘伏D.环氧乙烷E.苯扎溴氨
22.为患者导尿时手套不慎破裂,正确的处理是
A.用乙醇消毒手套表面B.用无菌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用碘伏擦拭手套表面D.立即更换E.再加戴一双手套
23.未使用的无菌包受潮后,正确的处理是
A.晾干后使用B.烘干后使用C.4小时内使用
D.2小时内使用E.重新灭菌
24.手术室和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的有效期为
A.4小时B.6小时C.1天D.3天E.7天
25.无菌包打开后,如有未用完的物品,必须按原折痕包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和时间,其有效期为
A.6小时B.12小时C.18小时D.24小时E.36小时
26.铺好的无菌盘应保持干燥,防潮湿污染,有效期不得超过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0小时E.12小时
27.护士使用的无菌持物钳的正确方法是
A.换药时,用手夹取无菌物品,油纱条
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
C.手术室换药室的无菌钳,每周消毒1次
D.从无菌容器内夹取的无菌物品,未使用时应立即放回无菌容器内
E.使用持物钳时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28.无菌镊子浸泡在有消毒液的容器中,镊子长度为px,浸泡消毒液中的深度为
A10pxB12.5pxC15pxD20pxE22.5px
29.使用无菌容器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打开容器盖,内面朝上稳妥放好
B.取出物品时容器盖勿全开,保持半开即可
C.取出的物品未使用,应立即放回
D.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时,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E.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手只能触及容器边缘
30.带无菌手套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先洗手戴口罩,然后戴无菌手套
B.手套大小合适,检查有效使用时间
C.戴好一只手套后,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
D.戴好手套的双手合掌置于胸前
E.脱手套时,捏位手套口的外面翻转脱下
31.传染病区中的属于半污染区的是
A.库房B.内走廊C.更衣室D.厕所E.配餐室
32.应给于保护性隔离婴儿的患儿是
A.肾小球肾炎婴儿B.上呼吸道感染婴儿C.缺铁性贫血婴儿
D.腹泻婴儿E.接受化疗的白血病婴儿
33.护士对隔离衣使用要求的掌握,正确的是
A.每周更换1次B.要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C.必须完全盖住工作服
D.隔离衣受潮后应晾干再使用E.隔离衣应外面向外挂在走廊内
34.传染病区护士完成隔离病人的操作后,对于隔离衣的悬挂正确的描述是
A.挂在更衣室,清洁面朝外B.挂在治疗室,,清洁面朝内
C.挂在病室,,清洁面朝外D.挂在走廊,清洁面朝外
E.挂在走廊,,清洁面朝内
35.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感染血源性传染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A.针刺伤B.侵袭性操作C.接触传染病人的体液
D.为传染病人的污染伤口换药E.给传染病病人擦浴
36.患者,女,30,痔复发需坐浴治疗,欲消毒坐浴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A.乙醇燃烧法B.紫外线灯照射法
C.洗必泰溶液擦拭法D.煮沸法E.过氧乙酸浸泡法
37.患儿,8,右下肢外伤,铜绿假单细胞感染,对其换药后的污染敷料,正确的处理是
A.过氧乙酸浸泡法B.高压灭菌后再清洗C.清洗后,煮沸消毒
D.丢入污染桶,集中处理E.单独放置,送焚烧炉焚烧
38.患者,女,24,患乙肝入院,对患者的布类衣服,可采用的消毒灭菌法不包括
A.环氧乙烷熏蒸B.甲醛熏蒸C.煮沸消毒D.高压蒸汽灭菌E.微波消毒
39患者,男,40,出差时因甲肝入院,欲写信通知家人,对其信件消毒的最佳方法是.
A.高压灭菌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甲醛熏蒸
D.过氧乙酸擦拭法E.洗必泰溶液喷雾法
40.患儿,4,手足口病,护士指导家长用食醋熏蒸法消毒居室,其房间长3m,宽2m,高3m,建议使用的食醋量为
A.30~40mlB.50~60ml.C.45~75mlD.60~90mlE.90~ml
41.患者,男,25,乙肝入院,护士为其拔输液针头时,不慎将血液滴在患者的床旁椅上.护士对该床旁椅的正确处理是
A.日光暴晒B.流水刷洗C.棉球擦拭D.消毒液擦拭E.紫外线灯照射
42.护士准备配置皮肤消毒用的苯扎溴铵溶液,现有5%苯扎溴铵10ml,欲加蒸馏水的容量是
A.mlB.mlC.mlD.mlE.ml
43.压力蒸汽灭菌法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某护士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上午8:45锅内压力达到KpA.此后压力一直维持在~KpA,达到灭菌效果的正确时间是
A.上午8:55B.上午9:15C.上午9:35D.上午9:55E.上午10:15
44.患者,男,30,患伤寒症入院,患者口唇干裂,口温40度,脉搏80次/分,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应采用以下哪种隔离方法是
A.昆虫隔离B.一般隔离C.呼吸道隔离D.接触性隔离E.消化道隔离
45.护士为患者准备坐浴药物时,不慎将高锰酸钾溶液沾到工作服上,欲去除此污渍宜用的溶液是
A.乙醇B.盐酸C.过氧化氢D.维生素C溶液E.氢氧化钠
46患儿,8,患流行性脑膜炎,痊愈出院,护士拟用纯乳酸消毒病室空气(病室长5m,宽4m高4m,其用量为
A.2.4mlB.3.6mlC.6.8mlD.8.4mlE.9.6ml
(47~48共用题干)患者,男,24,因畏寒发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乏力就诊,以甲肝收入院治疗
47.对该患者宜采用的隔离方法是
A.不需隔离,注意手卫生B.血液与体液隔离C.呼吸道隔离
D.昆虫媒介传染隔离E.消化道隔离
48.采取的隔离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病种患者应分室居住B.探视患者时需穿隔离衣
C.病室应设置有蚊帐,灭蝇器等防蝇设备
D.不同病种的患者间允许借阅书报
E.不同病种的患者的食品不能混食
(49~51共用题干)患者,女,25,低热乏力盗汗2周,近日体重下降明显,伴呼吸困难,胸痛,故来诊,经X线胸片检查为浸润性肺结核,入院治疗
49.患者治愈出院,对其携带的收音机的消毒方法是
A.电离辐射消毒B.高压蒸汽灭菌C.日光暴晒
D.环氧乙烷消毒E.紫外线照射消毒
50.对该患者护士应给予的隔离措施是
A.严密隔离B.一般隔离D.接触性隔离E.昆虫隔离
51.关于疾病防治,护士的正确操作应除外
A.患者痰液用漂白粉搅拌,静置2小时后倒掉
B.在病室不与患者直接接触时.护士可不戴口罩
C.病室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
D.需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E.给予异烟肼、链霉素治疗
(52~54共用题干)患者,女,37,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一天,护士察看切口发现有少量渗血,患者为艾滋病病毒感染2年
52.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禁止陪护及探视B.告诉其他患者不要与患者交谈
C.在患者床头卡贴隔离标识
D.告知患者应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
E.向患者询问感染的原因并进行道德宣教
53.护士更换被血污染的床单时应注意
A.只要手不接触血迹,可不戴手套B.血液污染面积小时,可不戴手套
C.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认真吸手D.铺干净床单时可不需要戴手套
E.只要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不需洗手
54.对于采血后注射器的处理,最合适的方法是
A.毁形B.分离针头C.回套针帽
D.直接丢弃入病区垃圾桶E.置入锐器盒
55.患者女性,30岁,痔发需坐浴治疗。欲消毒坐浴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A.乙醇燃烧法B.紫外线灯照射法C.洗必泰溶液擦拭法
D.煮沸法E.过氧乙酸浸泡法
答案:1~5.EADAC6~10.ECABC11~15.CBEAB16~20.ABDCE21~25.EDECD
26~30.ABECC31~35.BECDA36~40.AEECE41~45.DDBED46~50.EEDDC
51~55.BCCEA0
六病人的清洁护理
1.护士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不正确的操作是
A.擦拭口腔后要漱口B.开口器应从臼齿放入C.一次只夹一个棉球
D.棉球不可过湿E.将活动义齿取下
2.护士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防止误吸的措施是
A.用开口器时从臼齿放入B.从外向里擦净口腔及牙齿的各面
C.血管钳夹紧棉球,并挤出多蘸的液体
D.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注意口腔粘膜有无真菌感染
E.取下的活动性假牙浸泡在冷开水中
3.护士为卧床患者洗发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A.病室温度在24度左右B.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
C.用指甲揉搓患者的头发和头皮D.观察患者面色及呼吸有无改变
E.洗发时用棉球塞患者双耳,纱布盖双眼
4.护士拟为头虱患者配置百部酊药液,其正确的方法是
A.百部30g+50%乙醇ml+%乙酸1ml
B.百部g+50%乙醇ml+%乙酸1ml
C.百部50g+50%乙醇ml+%乙酸10ml
D.百部30g+50%乙醇ml+10%乙酸10ml
E.百部g+50%乙醇ml+1%乙酸10ml
5.配置百部酊需装入加盖瓶中,浸泡的时间是
A.6小时B.20小时C.36小时D.48小时E.72小时
6.不属于皮肤护理目的的是
A.改善皮肤血液循环B.减轻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
C.维持皮肤正常功能D.清洁皮肤,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E.增强患者舒适度
7.不能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措施是
A.定时用50%乙醇按摩受压处B.经常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
C.为虚弱者在受压部位垫气圈D.定时翻身拍背E.保持床单干燥无褶
8.卧床患者产生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局部组织持续受压B.机体营养不良
C.矫形器械的衬垫不当D.老年人皮肤弹性差
E.皮肤长期受到潮湿或排泄物等因素的刺激
9.长期仰卧位的患者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是
A.坐骨结节处B.骶尾部C.大转子处D.髋部E.耳郭
10.长期卧床病人易导致压疮发生,压疮发生的原因应除外
A.大量出汗B.肌肉软弱萎缩C.营养不良D.床上有碎屑E.皮肤弹性差
11.关于叩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促使呼吸道或肺泡的痰液松动,有利咳出
B.叩击时宜使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C.护士站在患者背侧
E.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便稀释痰液
12.患者因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卧床4周,为其床上洗发时,患者突感胸痛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请家属协助洗发B.加快速度,,迅速完成洗发操作
C.注意保暖,为患者添加衣服后继续洗发
D.短暂休息,鼓励患者坚持片刻
E.停止操作,使患者平卧,吸氧,立即与医师联系
13.患者,女66,因肺炎行抗生素治疗1周,护士查房发现患者口腔粘膜破溃,并附着白色膜状物,用棉签拭去附着物可见底部轻微出血,无疼痛,判断该患者口腔病变的原因是
A.缺乏维生素B.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C.真菌感染D.凝血功能障碍E.病毒感染
14.患者,男,20,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士查体发现其唇和口腔有散在瘀点,轻触牙龈出血,护士为该患者行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
A.动作轻稳,勿损伤粘膜B.夹紧棉球防止遗留在口腔
C.棉球不可过湿,以防呛咳D.先取下义齿,避免操作中脱落
E.擦拭勿深,以免恶心
15.患者,男,69.肺癌晚期,放疗治疗后3周,护士查体发现其口腔粘膜干燥,左颊粘膜有一5pxx5px溃疡面,基底潮红.该护士为患者行口腔护理时涂于溃疡面上的药物应选用
A.锡类散B.制菌霉素C.液状石蜡D.藿香散E.地塞米松软膏
16.患者,男,76,脑出血,昏迷,护士取下患者的活动义齿后,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浸泡于30%乙醇中B.煮沸消毒后浸泡于水中C.浸泡在冷开水中
D.浸泡于清洗消毒液中E.浸泡于口洁灵漱口液中
17.患者,男,68,肝硬化腹水,体质虚弱,生活不能自理,护士为患者做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观察口腔有无
A.糜烂B.烂苹果味C.臭鸡蛋味D.肝臭味E.腐臭味
18.患者,男,30,右骨骨干骨折,骨牵引治疗.因活动不便,护士协助其床上洗发,对水温及室温的要求是
A.水温30~35度,室温22度左右B.水温35~40度,室温22度左右
C.水温40~45度,室温22度左右D.水温46~49度,室温22度左右
E.水温50~55度,室温22度左右
19患者,女.57,肝性脑病,意识障碍,护士为其口腔护理,可不必准备的用物是
A.开口器B.吸痰管C.吸水管D.一次性棉签E.生理盐水
20.患者,女,32,因脊柱手术后卧床多日造成长发打结成团,护士为患者进行头发清洁,先湿润梳通头发最好使用
A.45度温水B.润发油C.30%乙醇D.2%碳酸氢钠溶液E.百部酊
21.患儿,11,放羊时从山上跌下,入院时发现有头虮,则入院卫生处置的重点是
A.床上洗发B.剃发淋浴C.乙醇拭发
D.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E.用百部酊灭虱灭虮
22.患者,女,68,1年前因车祸导致脑外伤,术后成为植物生存状态,长期卧床,极度消瘦,现给予鼻饲和静脉深营养,患者最可能发生的问题是
A.压疮B.口腔溃疡C.便秘D.坠积性肺炎E.泌尿系感染
23.患者,男,89,消瘦卧床,护士巡视发现其骶尾部红肿硬结,有小水泡和上皮脱落,触痛,有渗液,判断该患者的情况是
A.压疮淤血浸润期B.压疮浸润溃疡期C.压疮炎性前期
D.压疮炎性浸润期E.局部皮肤感染
24.患者,男,21,大面积皮肤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若患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则口腔护理应选用的溶液是
A.0.1%醋酸溶液B.复方硼砂溶液C.0.2%呋喃西林溶液
D.0.2%~0.3%硼酸溶液E.1%~4%碳酸氢钠溶液
25.患者,男,78,护士为病人进行擦浴后,给予50%乙醇按摩,护士向该患者解释的目的是
A.消毒皮肤B.促进血液循环C.营养皮肤
D.清洁皮肤E.降低局部温度
26.患者,女,52,左上肢2度烧伤,病区护士为其擦浴,正确操作不包括
A.擦浴过程中注意保暖B.先擦前胸再后背C.脱衣时,先健侧再患侧
D.穿衣时,先健侧再患侧E.保护自尊,注意避挡
27.患者,男,48,截瘫,骶尾部压疮.查体:创面50pxx37.5px,组织发黑,恶臭,脓性分泌物多,去除表面坏死组织,可见暗红色肌肉,处理该创面的正确方法是
A.用50%乙醇按摩创面及周围皮肤B.清水冲洗创面,无菌纱布敷盖
C.暴露创面,紫外线每天照射30分钟
D.剪去坏死组织,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纱条引流
E.保护创面,涂厚层润滑油剂
28患者,男,75因脑梗死入院,护士交接班时发现患者肩胛部及骶尾部皮肤各有一62.5pxx75px大小处发红,触痛.判断该压疮属于
A.淤血红润期B.淤血浸润期C.浅层溃疡期
D.深层溃疡期E.坏死溃疡期
29.患者,男,70,肺癌晚期,昏迷,患者骶尾部皮肤有50pxx75px压疮,水疱破溃,创面脓性分泌物较多,判断该患者压疮临床分期是
A.淤血红润期B.炎性红润期
C.淤血浸润期D.浅度溃疡期E.坏死溃疡期
30.患者,女,64,脑中风后卧床2周,护士察看患者臀部时,判断其压疮属于淤血红润期,改期的主要特点是
A.局部皮肤红肿热痛B.皮肤有破溃C.表皮有水疱形成
D.局部皮肤可闻及臭味E.浅表组织有脓液流出
31.患者,女,78,左侧肢体偏瘫,卧床,骶尾部有一红肿硬结,触痛,该患者压疮的治疗可采用
A.红外线紫外线照射B.局部湿冷敷C.局部麻醉止痛
D.1:呋喃西林外涂沫E.局部持续吹氧
32.患者,女,60,高血压,脑出血,左下肢瘫痪,预防压疮最好的护理措施是
A.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按摩一次B.每天请家属检查皮肤是否有破损
C.股隆突处用气圈D.使患者保持右侧卧位
E.帮助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
33.患者,男,70,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长期卧床,自理困难,今晨护理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发红,除去压力无法恢复正常肤色,根据病情,护士拟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加强晨晚间护理,增加背部按摩次数
B.每1~2小时变换体位1次
C.减少受压部位的按摩次数,避免加重皮肤组织损伤
D.蘸50%乙醇按摩发红皮肤E.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34~36共用题干)患者,女,58,脑血管意外,左侧肢体偏瘫,主诉骶尾部疼痛,护士仔细观察后确认是压疮的炎性浸润期
34.支持该护士判断的临床依据是
A.主诉尾骶部疼痛B.局部皮肤发红水肿
C.尾骶部皮肤呈紫色,有皮下硬结,并出现水疱
D.创面湿润,有脓液流出E.伤口周围有坏死组织
35.针对患者情况护士拟订了护理计划,其中不妥的是
A.定时协助患者翻身B.抽出水疱内液体
C.轻轻剪去水疱表皮,加压包扎
D.增加背部及受压皮肤的护理E.身体空隙处垫软枕
36.为患者进行晨晚间护理时,护士应特别注意
A.健康教育B.心理护理C.床单位整理
D.体位舒适E.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37~38共用题干)患者,女,42.脑外伤后昏迷卧床1年。社区护士检查时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破损处组织发黑,有脓性分泌物与臭味,面积为75pxxpx
37.该护士考虑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营养失调B.知识缺乏C.自理能力缺陷
D.有受伤的危险E.皮肤完整性受损
38.该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不可给患者采取侧卧位B.每4小时翻身1次C.给与高脂低盐饮食
D.清创后用无菌敷料保证E.不可床上擦浴,易感冒
(39~41共用题干)患者,男,72.肺性脑病,昏迷,给与呼吸机辅助呼吸,近1周患者高热并发肺部感染,给与大量抗生素治疗。今晨护士为其行口腔护理时发现其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
39.分析该患者口腔病变最可能的原因
A.病毒感染B.真菌感染C.缺乏食物刺激
D.凝血功能障碍E.大肠埃希菌感染
40.护士为其行口腔护理时,最适宜的漱口液是
A.蒸馏水B.01%醋酸C.过氧化氢溶液
D.0.02%呋喃西林E.1%~4%碳酸氢钠
41.护士为其行口腔护理操作时,应除外
A.棉球不可过湿B.用完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1个
C.从磨牙放入开口器D.由内向外擦洗舌面E.擦洗毕,协助患者漱口
42.患者,女性,37岁。因脑部肿瘤术后昏迷未醒,护士为其行口腔护理的目的不包括
A.保持口腔湿润B.清楚口腔内一切细菌
C.清楚口腔异味D.观察口腔黏膜、舌苔
E.防止口腔感染
43.患者,女性,31岁,术后一级护理,为其行晨、晚间护理,适宜的时间分别为
A.诊疗开始前,晚饭后B.诊疗开始前,晚饭前
C,诊疗开始后,晚饭后D.诊疗开始后,临睡前
E.诊疗中,晚饭后
44.患者男性,69岁,肺癌晚期,放疗治疗后3周。护士查体发现其口腔黏膜干燥,左颊黏膜有一5px×5px溃疡面,基底潮红。该护士为患者行口腔护理时涂于溃疡面上的药物应选用
A.锡类散B.致菌霉素C.液状石蜡
D.藿香散E.地塞米松软膏
答案:ACCADBCABBDECAACDCCCEADABDDADAAACCCEEDBEEBAA
白癜风能治了吗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