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诊疗指南年版丨进行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概述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familialintrahepaticcholestasis,PFIC)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因基因突变导致胆汁排泌障碍,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最终可发展为肝衰竭。根据其致病基因不同,该疾病分为3型,包括PFIC-1型、PFIC-2型和PFIC-3型。

病因和流行病学

该病是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存在基因突变。根据致病基因不同,PFIC主要分为3型,PFIC-1型由ATP8B1基因突变引起,ATP8B1位于常染色体18q21-22,该基因编码的P型ATP酶-FIC1缺陷,FIC1蛋白位于肝细胞毛细胆管膜,它负责调节氨基磷脂转入细胞内,维持毛细胆管膜双分子层内膜高浓度的氨基磷脂,其功能异常可间接干扰胆管胆汁酸分泌。PFIC-2型由ABCB11突变引起,ABCB1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2q24,该基因编码胆盐排泄泵蛋白(bilesaltexportpump,BSEP),该蛋白是肝细胞毛细胆管膜胆盐转运蛋白,属ABC转运蛋白家族成员,BSEP蛋白缺陷导致胆盐分泌减低,胆流减少,从而肝细胞内胆盐积聚,造成损伤。PFIC-3型由ABCB4基因突变引起,编码多药耐药糖蛋白(MDR3)。MDR3糖蛋白主要在肝细胞毛细胆管膜表达,其功能产物磷脂酰胆碱转出酶调节磷脂从双分子层向外移动,是磷脂转运器。其缺陷导致胆固醇结晶,胆汁结石形成增加,阻塞小胆道。PFIC-1和PFIC-2型发病率1/~1/,发病与性别无关。文献报道10%~15%儿童胆汁淤积性疾病归因于PFIC,10%~15%儿童肝移植归因于PFIC。

临床表现

黄疸和皮肤瘙痒是PFIC典型临床表现。其他有身材矮小、青春期发育落后等发育迟缓表现,胆囊结石,脂肪吸收障碍所致的脂肪泻,肝脾肿大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所致佝偻病、骨龄延迟、干眼症、凝血障碍和神经肌肉病变等症状。患儿亦可以出现视觉及听力异常,出现烦躁、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改变。晚期可出现门静脉高压症和肝脏肿瘤等。三型PFIC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水样腹泻是PFIC-1型常见肝外表现,此外有胰腺炎和听力减退等表现。PFIC-2型初始表现更为严重,进展更快,发病1年内可迅速发生肝衰竭,甚至肝癌。PFIC-3型呈慢性和进行性,常在儿童晚期和青少年发生肝硬化,极少出现新生儿胆汁淤积。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PFIC三型表现为血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胆酸等不同程度增高,血胆固醇多正常,PFIC-3型有血GGT增高。而PFIC-1型和PFIC-2型实验室检查血清GGT活性和胆固醇值基本正常,胆汁酸明显升高。PFIC-3型患者血胆固醇正常。血GGT持续升高有助于鉴别PFIC-3与PFIC-1、PFIC-2。PFIC-2患者可发生血转氨酶和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比例较PFIC-1高。

2.影像学检查

MRCP或腹部超声等观察肝内外胆管,PFIC一般无肝内外胆管改变。

3.病理学检查

PFIC病理学改变如下:PFIC-1型肝组织最特征表现为电镜下促颗粒状胆汁,称为“Bylerbile”。部分肝细胞可按管状模式排列,形成腺泡样假玫瑰花结。其他非特异性表现:肝细胞空泡变形、轻微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胆管内胆汁淤积、汇管区轻微小管增生和纤维化等。肝巨细胞形成不明显。PFIC-2型肝组织病理特征性的表现在于明显的肝巨细胞的形成,电镜下胆汁呈细丝状、细颗粒状或无定形状,微绒毛缺失。BSEP免疫组化染色可显示该蛋白表达的缺乏或明显下降。PFIC-3型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类似于肝外胆道闭锁者肝脏,有胆管增生和纤维化两个突出表现。增生的胆管被认为是真正的胆管,而不是PFIC-1者肝细胞的胆管上皮细胞化生;纤维化轻重程度不一,可以仅仅是汇管区的纤维化,也可以是整个肝组织的广泛纤维化,疾病晚期则表现为胆汁性肝硬化。胆汁淤积程度不一,肝细胞、毛细胆管、各级胆管均可受累。MDR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显示该蛋白在肝脏组织的表达情况。

4.基因检测

应用DNA测序检测ATP8B1、ABCB11、ABCB4基因外显子,必要时可采用RT-PCR和测序检测非编码序列和内含子的突变以及剪接错误,或者进行全基因测序。

诊断

PFIC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血生化、胆汁成分分析、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等综合判断,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胆汁淤积性肝病。

鉴别诊断

1.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RIC)

与PFIC相似,病因与ATP8B1和ABCB11基因突变有关,不同之处在于,BRIC突变发生在相对非保守区段,仅可导致FIC1蛋白功能部分失活,故BRIC多发生在成人期,临床表现为间断性胆汁淤积发作,预后良好。

2.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

病因与ATP8B1和ABCB11基因杂合子突变有关。发病年龄在妊娠后半期,分娩后可完全缓解,口服避孕药后可发生。

3.Alagille综合征

致病基因JAG1位于染色体20p12。临床表现为黄疸、生长迟滞和心血管症状等。可出现面部畸形,包括宽鼻梁、三角形脸和眼深凹,眼部后胚胎环。慢性胆汁淤积可伴有血清胆红素、GGT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4.其他

ABCB11突变也可发生在以下疾病: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胆汁淤积、新生儿一过性胆汁淤积等。MDR3突变也可发生在以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胆汁淤积、新生儿一过性胆汁淤积、胆结石、胆汁性肝硬化等。

治疗

PFIC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肝移植。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营养状态,纠正维生素缺乏以及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1.对症治疗

膳食提供中链三酰甘油,改善患儿营养状态。服用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钙摄入。

2.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对三型PFIC都有效,是所有类型患儿的初始治疗选择。剂量10~30mg/(kg·d)。熊去氧胆酸可以竞争初级胆汁酸在小肠的重吸收,有效取代其肠肝循环,促进其排出,从而缓解胆汁淤积对肝细胞的损伤。对于PFIC-2型患者,其原发缺陷直接影响胆盐从微管流出,应用熊去氧胆酸疗效欠佳。熊去氧胆酸对PFIC-3无MDR3表达的患者无效。

考来烯胺可以用来缓解胆汁淤积性瘙痒。苯扎贝特和S-腺苷蛋氨酸的疗效有待于验证。

3.外科治疗

胆汁分流术是主要术式,包括部分胆汁分流术和回肠旁路手术两大类,部分PFIC-1和PFIC-2型患者可受益。

4.肝移植

是三型PFIC患者最为有效、彻底,也是最后考虑的治疗方案。

预后

PFIC预后取决于其亚型及基因缺陷的严重程度,也与是否在早期得到适当的干预有关。

IgG4相关性疾病

概述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disease,IgG4-RD)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伴纤维化和硬化的疾病。主要特征为血清IgG4水平显著增高,受累器官组织由于大量淋巴细胞和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伴纤维化而发生肿大或结节/硬化性病变。

病因和流行病学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感染、过敏等因素相关。研究显示IgG4-RD患者外周血和组织浸润的浆母细胞升高,并与疾病活动有关。

滤泡辅助T细胞(FollicularhelperTcell,Tfh细胞)、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也可能参与了IgG4-RD的发生、发展。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细胞)在IgG4-RD患者外周血和组织浸润均增加,Treg细胞分泌的IL-10和Th2型细胞因子均有助于促进B细胞向IgG4+细胞分化,TGF-β可促进纤维化发展。

该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男女比例(2~3):1。由于认识时间较短,各国发病率不详,日本报道的发病率为2.8/~10.8/,而我国尚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IgG4-RD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可累及几乎全身所有器官和组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因不同器官受累就诊于不同专科,容易漏诊。该病多数患者起病缓,慢性进展。可以单器官起病,逐渐累及多个器官,也可以多种器官同时发病。少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

泪腺、唾液腺为最常见受累器官。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无痛性泪腺,颌下腺或腮腺肿大,硬结,伴或不伴有鼻窦炎或眼外肌增厚。消化系统受累可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硬化性胆管炎、硬化性肠系膜炎等,临床可出现腹部隐痛、腹胀、消化不良、黄疸等。肺部受累时可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肺间质病变、肺部结节/肿块以及胸膜增厚等,患者可无症状或咳嗽、气短及喘憋等。腹膜后纤维化或腹主动脉周围炎也是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为腹主动脉周围软组织增厚,可包绕输尿管造成输尿管狭窄和肾盂积水,少数患者发生腹主动脉瘤。临床表现为腹痛、腰痛或下肢水肿等。约6%的患者发生IgG4相关性肾脏疾病,多表现为小管间质性肾病、肾盂占位性病变、输尿管管壁增厚或肾脏肿块样病变。

其他受累器官包括甲状腺(硬化性甲状腺炎)、前列腺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如自身免疫性垂体炎、肥厚性硬脑膜炎、颅内炎性假瘤等,患者可出现头痛、尿崩症、垂体功能减低等。除上述器官受累外,多数IgG4-RD患者合并浅表或深部淋巴结肿大。另外,约半数患者有过敏相关病史,可以伴发哮喘。该病发热等全身症状少见,仅占<5%。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约1/3的患者血常规显示嗜酸细胞升高。本病特征性改变为血清IgG4升高。此外,半数以上患者血清IgG、IgE以及炎性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

2.影像学检查

主要表现为受累器官组织肿大或肿块影,如泪腺、颌下腺或腮腺肿大;胰胆管受累可见胰腺弥漫性(腊肠样)或局灶性(胰头、胰体或胰尾)肿大,胆囊或胆总管壁增厚,胆管或胰管狭窄或扩张;腹膜后受累可见腹膜后不规则的软组织影,边界清晰或模糊,可包绕腹主动脉、髂动脉、下腔静脉、输尿管等,部分伴有主动脉瘤;肺部可表现为结节、肿块、磨玻璃影、肺间质改变、支气管壁增厚或胸膜增厚等。此外,还可能出现肾脏、肾盂肿块,硬化性纵隔炎、硬脑膜增厚、脑垂体肿大等。

3.病理诊断

病理学特征: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可见嗜酸细胞浸润,伴轮辐状或席纹状纤维化和硬化、闭塞性静脉炎。免疫组化检查IgG4+浆细胞增多,>10/HPF,IgG4/IgG>40%。

诊断

一个或多个器官肿大、硬化,伴血清IgG4升高,组织中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者需考虑IgG4-RD。年国际诊断标准见表56-1。

临床高度怀疑,但不满足上述综合诊断标准者,如果满足器官特异性诊断标准,如IgG4相关性米库利兹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肾脏病、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等,也可明确IgG4-RD的诊断。

鉴别诊断

IgG4-RD可累及全身不同脏器,临床需与其他累及该器官的疾病进行鉴别。此外,血清IgG4升高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慢性感染、过敏性疾病、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astleman病、罗道病等。该指标对疾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低。此外,上述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除血清中IgG4可能升高外,受累器官病理中也可出现较多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临床需给予高度重视,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加以鉴别。

治疗

IgG4-RD的治疗原则如下:有症状且病情活动的患者需要治疗;无症状,但合并重要脏器受累,如胰腺、胆道、肾脏、主动脉、纵隔、中枢神经、腹膜后和肠系膜等,且病情进展者也需治疗。临床症状轻、进展慢,非重要脏器受累者,如仅有淋巴结病或颌下腺肿大,应衡量利弊后决定治疗或观察。

糖皮质激素是诱导缓解的一线药物,通常推荐使用中等剂量[泼尼松0.5~0.6mg/(kg·d)],病情严重者可适当加大糖皮质激素用量[泼尼松0.8~1mg/(kg·d)]。治疗2~4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小剂量长期维持(泼尼松≤10mg/d)。

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孢素等,可能增加疗效,有助于糖皮质激素减量和减少复发。对于病情较重,多个脏器受累以及血清IgG4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在初始治疗即联用免疫抑制剂,有助于维持疾病稳定。糖皮质激素禁忌或难治性患者可用利妥昔单抗。

此外,对于器官梗阻造成的损伤,如腹膜后纤维化导致的输尿管梗阻、胰胆管病变导致的胰管或胆道梗阻,急性期需要植入支架缓解梗阻症状,迅速改善器官功能。

来源/罕见病诊疗指南(年版)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参加病例大赛!

◆◆精彩推荐

◆◆

视频精析丨高沿航教授: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罕见病诊疗指南(年版)丨肝豆状核变性糖原累积病

到底是滴酒不沾还是饮酒有度?理性认识饮酒与健康的争议

病例精析丨一例黄疸病人的诊疗过程点击阅读原文,参加病例大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hl/12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