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千询来自中国疾控

北京皮炎主治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1252.html

本号采集了中国疫苗和免疫网的问答,共大家参考学习。这个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门户网站。

孕妇能接种疫苗吗?

答:除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后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外,通常不推荐孕妇接种其他疫苗。如需接种疫苗,应先进行慎重评估。

青霉素过敏者能接种疫苗吗?

答:青霉素过敏和接种疫苗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当疫苗中含有青霉素成分,才不能接种。如果没有这种成分,是可以接种的。但过敏性体质的儿童在接种前,其监护人需认真阅读说明书,并咨询临床医生,谨慎接种。

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如何处理?

答:接种疫苗后,应在预防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

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答: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

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何不同?如何选择?

答:我国上市后的所有疫苗都是经过国家严格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均得到证实。接种何种疫苗,家长可自行选择。

提早接种了某一种疫苗,是否会对孩子身体有伤害?

答:提前接种疫苗一般不会对身体有害,但有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了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最好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曾接种了1剂甲肝灭活疫苗,1年半后还需要补种吗?

答:需要。甲肝灭活疫苗全程免疫为2剂,需要间隔≥6个月。

曾经患过甲肝的人还需要再接种甲肝疫苗吗?

答:如果既往患过甲肝,痊愈后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不需要再接种甲肝疫苗。

儿童接种过甲肝和乙肝疫苗,还会患这两种病吗?

答:一般情况下,如果按免疫程序接种了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得这两种疾病的风险会大大下降,但不能完全排除患病的可能。如果在接种前2周已经感染了甲肝病毒,接种甲肝疫苗后有可能出现甲肝症状,但症状会较为轻微。

儿童是否必须接种甲肝疫苗?

答: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18月龄儿童需按照免疫程序免费接种甲肝疫苗。

百白破联合疫苗可以提前或是推后接种吗?

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疫苗应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在儿童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不建议提前或是推后接种。

百白破联合疫苗基础免疫各剂之间间隔应≥28天。如因为其他原因未能及时完成相应剂次的接种,一般来说推后接种是可以的,但对于推后接种的剂次一定要尽早进行补种。

患过流腮是否还需要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

答:麻腮风联合疫苗可预防麻疹、流腮、风疹三种疾病。患过流腮后,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仍可以预防另外两种传染病。也可以选择接种麻风联合疫苗或麻疹疫苗和风疹疫苗。

儿童8月龄时接种过麻疹疫苗,还需要再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吗?

答:是的。按照我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婴儿在8月龄时应接种1剂麻风联合疫苗,18~24月龄时还应接种1剂麻腮风联合疫苗。

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后曾出现过全身皮疹,是否可以再服用疫苗?

答: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极少出现全身皮疹,建议先查找出现皮疹的原因,如果是疫苗引起的皮疹,通常不再继续服用疫苗。

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是否可以同时接种?

答: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可以同时接种。

乙肝疫苗是否一定要打三针?

答:接种不同剂次乙肝疫苗后一般都会产生抗体。研究证明,全程接种3剂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滴度高。据观察,接种第1剂后,约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2剂后,约有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全程接种后可使约90%以上的人产生抗体。

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答: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易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目前我国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有哪些?

答:《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包括的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即免费接种的疫苗。儿童自出生后至1周岁,几乎每个月都要接种疫苗,为了帮助家长记忆,下面是按照儿童出生月龄排列的免费接种疫苗种类:

出生月龄疫苗种类可预防的疾病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1剂乙肝

卡介苗1剂结核病

1月乙肝疫苗第2剂乙肝

2月脊灰减毒活疫苗第1剂脊灰

3月脊灰减毒活疫苗第2剂脊灰

百白破联合疫苗第1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脊灰减毒活疫苗第3剂脊灰

百白破联合疫苗第2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5月百白破联合疫苗第3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乙肝疫苗第3剂乙肝

8月麻风联合疫苗1剂麻疹、风疹

或麻疹疫苗1剂

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乙脑

或乙脑灭活疫苗

第1、2剂(2剂间隔7~10天)

6~18月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流脑

第1、2剂(2剂间隔≥3个月)

18~24月百白破联合疫苗第4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腮风联合疫苗1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或麻腮联合疫苗1剂

或麻疹疫苗第2剂

18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剂,甲肝

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

2岁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乙脑

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

2岁~2岁半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甲肝

3岁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1剂A群流脑、C群流脑

4岁脊灰减毒活疫苗第4剂脊灰

6岁白破联合疫苗1剂白喉、破伤风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2剂A群流脑、C群流脑

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乙脑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是如何区分的?

答: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等。

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答: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答: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答: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流动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答:我国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即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如果有≤6周岁的孩子迁入其他省份,可直接携带原居住地卫生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所在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如之前未办理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可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

为什么有些疫苗需要加强免疫?

答:基础免疫所获得的特异性抗体,有些无需加强免疫;有些在体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待身体内抗体浓度降低时,应再接种,通过再次接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抗体维持在足以抵抗病原体的水平。

为什么有的疫苗接种1剂,有的疫苗要接种多剂?

答:根据各种疫苗免疫程序,有的疫苗需要接种1剂,如卡介苗。有的疫苗需要接种2~4剂,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等。这是因为,在每种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经过科学、严格的临床试验,得出接种几剂、多大剂量、间隔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的结论。因此,家长应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遇到需要同时接种≥2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需要多次接种的疫苗,最好每次接种都选用同一品牌的疫苗,以获得最佳的免疫保护效果。

家长应如何为孩子选择接种二类疫苗?

答:家长在选择接种二类疫苗时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做出决定。家长在选择前,还应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适应证及禁忌证。

  如孩子机体抵抗力较低,平时极易患病,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应选择接种流感疫苗。

孩子8月龄时接种过麻疹疫苗,还需要再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吗?

答:是的。按照我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婴儿在8月龄时应接种1剂麻疹疫苗,18~24月龄时还应接种1剂麻腮风联合疫苗。

患过出疹性疾病的人是否不需要接种麻疹疫苗?

答:不一定。有很多种疾病都会有出疹症状。如果实验室诊断为麻疹,则不需要再接种麻疹疫苗。如果确诊为风疹或其他出疹性疾病,还是要接种麻疹疫苗的。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呢?

答: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并不代表麻疹病毒不存在。麻疹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若孩子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未获得过免疫保护,很有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医院、超市、商店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因此,按时接种麻疹疫苗,才能起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为何卡介苗要在出生时接种?

答:接种卡介苗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阻止结核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和播散,因此它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有较好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病高、中等流行地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我国的免疫程序是新生儿出生时接种1剂卡介苗。

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是否可同时接种?

答: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要在不同部位接种。

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答: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提早接种了甲肝疫苗,是否会对孩子身体有伤害?

答:早于起始接种年龄的儿童接种了甲肝疫苗不会对身体有害,但由于体内存在母传甲肝抗体,可能会影响甲肝疫苗的免疫效力。

孩子是否必须接种甲肝疫苗?

答: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18月龄儿童需按照免疫程序免费接种甲肝疫苗。其余人群可自愿接种。

国产甲肝疫苗和进口甲肝疫苗有何不同?如何选择?

答:两种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均得到证实,接种何种疫苗,家长可自行选择。

甲肝疫苗成人能接种吗?到哪里接种?

答:可以。甲肝疫苗有儿童剂型和成人剂型两种。各地预防接种单位均可以接种甲肝疫苗。

青霉素过敏者能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吗?

答:青霉素过敏和接种疫苗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当疫苗中含有青霉素成分,才不能注射。如果没有这种成分,是可以接种的。但过敏性体质的儿童在接种前需认真阅读说明书,并咨询临床医生,谨慎接种。

孕妇能接种风疹和乙肝疫苗吗?

答:怀孕后不能接种风疹疫苗。

 孕妇可以在任何时间接种乙肝疫苗,但为了避免偶合症的发生,建议怀孕后3个月内和分娩前1个月内不要接种,具体事宜可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预防接种单位。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是否可与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

答: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与其他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但每次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只接种了2剂,是否需要接种第3剂?

是的。甲乙肝联合疫苗全程免疫需要接种3剂才能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特别是针对预防乙肝。如果已经接种了2剂甲乙肝联合疫苗,则需要按照以下程序接种第3剂:首剂于选定日期接种,首剂1个月后接种第2剂,首剂6个月后接种第3剂。

乙肝疫苗和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区别?

乙肝疫苗只含乙肝病毒的抗原成分,接种后可预防乙肝。甲乙肝联合疫苗含有甲肝和乙肝两种抗原成分,可以同时预防甲肝和乙肝两种疾病。接种联合疫苗可减少接种次数。

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如何?

经过临床研究证明,甲乙肝联合疫苗与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相比,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甲乙肝联合疫苗的接种次数少,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儿童注射疫苗时的疼痛。

父母是乙肝患者,孩子出生时接种过乙肝疫苗,应该什么时间再接种?

答: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儿童是乙肝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他们比一般儿童感染乙肝的几率要高很多。这些儿童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的1个月,就可以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指标,了解是否被乙肝病毒感染以及疫苗免疫是否成功,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体<10mIU/ml(毫国际单位/毫升),则需要进行再次免疫,一般可采用3剂接种。

父亲是乙肝患者,儿童出生后也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按程序完成3剂全程接种。由于乙肝疫苗的保护持久性好,目前全球所有国家都不推荐加强免疫。但对于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来说,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可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的抗体是否一定要在接种完3剂以后才能产生?

答:接种不同剂乙肝疫苗后一般都会产生抗体,不过研究证明在完成3剂接种之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滴度高。据观察,接种第1剂后,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2剂后有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全程接种后可使90%以上的人产生抗体。

孩子4岁,全程接种过乙肝疫苗,但今年检查抗体阴性,是否需再接种?

答: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发现抗体阴性,可能对乙肝疫苗低、无应答。这种情况可再接种1~3剂10μg乙肝疫苗。

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能少接种两剂吗?

答:为确保免疫接种的效果,应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版)规定的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不能减少剂次。目前,我国正式生产文号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有4针和5针两种剂型。具体接种几剂次,应根据暴露和身体的具体情况,由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决定。

孩子脸上有疑似猫抓伤,是否应该给孩子接种狂犬病疫苗?

答:如不能排除是猫抓伤,从预防角度出发,建议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具体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应咨询预防接种单位和预防接种医生。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是否可以和轮状病毒疫苗同一天接种?

答: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可以和轮状病毒疫苗在同一天进行接种,同时接种不会降低免疫效果,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水痘疫苗适用人群有哪些?

答:主要适用于1岁或1岁以上的易感人群。水痘疫苗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不是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但是,水痘极易在群体中引起暴发,我国每年患水痘的儿童多达数十万。建议适龄儿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接种水痘疫苗。

儿童入托前为什么要接种水痘疫苗?

答: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极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传播。托儿所是儿童集中活动的单位,一旦有一人发病,就会传染其他的儿童。所以孩子在入托前应接种1剂水痘疫苗。

孩子是否有必要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答: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是自愿、自费接种的。它是用于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脑膜炎、肺炎、咽喉炎、败血症等。在应用疫苗前,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的病死率约为2%~5%。而且15%~30%的病例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果家庭经济状况允许,为孩子接种b型嗜血流感杆菌结合疫苗还是有必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hl/11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