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夏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弦要绷紧啦

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和湿度升高,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学校师生人员密集,室内空气通风不够,很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进步,学校需加强对夏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1

学校夏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种类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染源: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

临床症状:

先出现发热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2-10岁的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临床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2周左右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猩红热

猩红热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

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

2-10岁的儿童多见。

临床症状:

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褪色,伴有发痒的感觉。有咽痛、吞咽痛等咽峡炎的表现,舌乳头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突起,称为“杨梅舌”。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

传染源: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

传播途径:

唾液或呼吸道分泌物飞沫经空气传播。

易感人群:

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临床症状:

发病急,除有发热、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症状外,腮腺炎的特征性病变是腮腺肿大,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2

学校夏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策略

根据夏季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从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防教结合,深入开展预防工作。

1

严格落实卫生安全各项措施

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工作,切实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控制措施,及早发现传染病。

发现疑似或患病学生应立即实施观察、隔离和消毒,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上报。

采取积极措施预防传染病,教室要保持通风换气,空气清洁,积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体检,对学校卫生、学生的个人卫生、饮水饮食卫生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黑板报,广播等对师生进行传染病预防和个人卫生知识的教育。

号召大家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常通风,勤洗手,勤晒被子,注意饮食卫生。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坚持正面宣传,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fy/123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