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好汉9小时登顶珠穆朗玛峰,12年前曾

白癜风治疗 http://www.zgbdf.net/m/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俊

从湖北恩施市走出的好汉杨险峰,人如其名一直是个登山爱好者。

5月22日上午10时20分许,48岁的杨险峰作为“中国·西藏雅拉香波珠峰攀登队”A组组长,与11名队员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北坡)。

这个从恩施登上珠峰的汉子,这一路有多勇敢!我们来一起了解他。

一年前禁烟禁酒做准备

珠峰,杨险峰不是第一次去,早在年,他跟随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到达了珠穆朗玛峰前进营地(米),而后还攀登到米左右的高度。

有了这次经历,杨险峰被登山探险运动深深吸引住了。从此他和登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登顶珠峰的种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他心中种下的。这一次登顶珠峰,更像是圆一个自己长久的梦。

一年之前,杨险峰就开始了准备工作,禁烟禁酒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为了登山时能够有好的体力,杨险峰每天都需要运动,跑步、“划船”,去四姑娘山拉练等等,所有的这一切就为了登上珠峰的这一刻。

到了珠峰脚下,为了能够顺利登顶,他们每到一个新的高度就会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凌晨1点出发9小时后登顶

出发前戴上洁白的哈达

5月,是一年中最有可能登顶的月份,面对未知的前路、不可预测的危险,杨险峰和他的队友勇敢地选择出发。攀登珠峰的勇士们在高原雪线之上,是怎样的体验?我们暂时无从知道,但是这份美带来的震颤,从他们出发前训练时的图片都能感受得到。

到达珠峰大本营后,要等到天气最好的几天即“登顶窗口期”去冲击顶峰。

米的珠峰

米前的冲刺

5月22日凌晨1点多,杨险峰和他的队友们从珠峰米处出发。这个时间节点出发,才能保证早上10点左右能够登顶,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当天顺利回到营地。

米的营地

终于在22日上午10点20分左右,杨险峰和他的队友们成功登顶,目前全员状态良好,正在下撤途中。

这一次登顶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12年前曾留遗书去南极

其实,杨险峰这个名字楚天都市报的读者并无陌生,12年前的年,他就曾出现在本报大篇幅报道中,当时他去南极冲击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出发前还曾留遗书。

48岁的杨险峰出生在湖北恩施市,恩施市和平街小学是他的启蒙学校。年,杨险峰从武汉城建学院(现并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系毕业后,先后干过建筑设计和IT行业,目前在北京从事投资和传媒业。

年2月,杨险峰结识了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抱着看看珠穆朗玛峰的念头,经过一个月的集训,当年4月,他随王勇峰登上了海拔米的珠峰前进营地。有了这次经历,杨险峰被登山探险运动深深吸引住了。

年,12月1日,杨险峰准备远征南极。文森峰的所在地山势险峻,终年冰雪覆盖,夏季的气温都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被称为“死亡地带”。

这次出征,是中国民间登山探险队首次叩访南极,南极的大风、低温、冰缝,都将考验和威胁杨险峰和他的队友们。

杨险峰说,南极之行,一切未知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在行前,他已经给自己的家人留下了遗书。

杨险峰当时说:“带着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渴望,我将再一次挑战自己的极限……”

不平凡的“麻膜”登山队

杨险峰是一支民间登山队——“麻膜”登山队的队长,说起这个队名,还有一段轶事。在年哈巴雪山登山大会上,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众多山友,光登顶的人就有二、三百人。

杨险峰所在的小队有17个人,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登山运动,水平非常业余,但很热爱生活,珍惜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在聊天中,有人提议给这支业余登山小分队起个名字,作为小队长的杨险峰灵机一动,开玩笑说,既然这么业余,就叫“麻膜”登山队吧。

“麻膜”是小儿麻痹和脑膜炎的缩略语,意指在身体条件一般、而在精神追求等方面不满足、不断寻求更高更完善的一种精神状态;意指平凡的人内心有不平凡的渴望,从而实现不平凡的梦想。

因为杨险峰确实得过脑膜炎,所以大家一致推举他做“麻膜”登山队的队长。队员们虽然起步晚,但一直不断学习,在不断的攀登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登山虽然很辛苦,但大家却在其中感受到很多快乐。

“7+2”他已完成了“6+1”

“7+2”是指攀登全球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探险者提出这一概念的含义在于,这九个点代表的是地球上各个坐标系的极点,是全部的极限点的概念,代表着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

而杨险峰已经完成了“6+1”,一起来看看他的勇士之旅。

年,登顶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米

年,登顶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米

年,登顶澳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峰米

年,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米

年,徒步到达南极极点

年,登顶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山米

年,登顶珠峰(北坡).43米

登山痛并快乐的故事

年12月21日,早上8点10分,杨险峰和队友王秋杨、梁群、李伟文在“大胡子”队长王勇峰的带领下,向着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进行最后的冲刺。

出发一小时后,杨险峰发现自己忙乱中忘了带水壶,心绪大乱,在“冲顶焦虑症”的困扰下,他一夜未眠,此时两眼睁不开,浑身没力气,脚也不听使唤地接连往绳子上踩。在攻克顶峰前的最后难关——坡度35度、高度米的山脊时,杨险峰的踝关节旧伤复发,他拖着沉重的步伐跟在大家后面,时快时慢,忽远忽近……

“啊!”杨险峰突然大叫了一声,左腿上突然的疼痛让他打了个激灵,迅速把冰镐插在雪里防止滑坠,人就势趴在雪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呻吟。队友们吓了一跳,纷纷回头投来关切的目光。

定睛一看,原来是“人造险情”。王队长发现了杨险峰行走中的昏睡状态,用冰镐在他的腿上“狠狠”地敲打了一下。惊吓过后,杨险峰再也不困了。王队长满意地说,这是治疗瞌睡的好办法。

平凡的人内心有不平凡的渴望,从而实现不平凡的梦想。这是杨险峰和他的“麻膜登山队”的理念。

他说,在前行的路上,在追求梦想在过程中,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凡的人,但是这样的普通和平凡并不能阻挡我们去实现不平凡的梦想。

(以上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

△杨险峰和他的队友们

自费60余万,给家人留下遗书……年12月1日,湖北恩施青年杨险峰,作为一支民间登山队的一员从北京出发,徒步穿越气候恶劣的南极冰原,冲击海拔米的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zz/9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