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新城幼儿园预防幼儿手足口病温
手足口病温馨提示
近日,气温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不少秋冬季节性幼儿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其中,手足口病就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儿传染病!不少中招的家长表示——之前以为手足口病只是春夏季高发,秋天总可以安心了吧,没想到秋季开学后,又迎来了手足口病的高峰!幼儿园是人群高度集中地,孩子相互密切接触,一旦出现手足口病传染源,极易引发传染病流行。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
多发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
感染病毒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毒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
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对象是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平均为3-5天,最短可为2天,最长可至10天。
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有:
1、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度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
2、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
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4、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5、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医院就诊!
三、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虽然大部分患病的孩子症状都比较轻微,7-10天就会自愈。不过得了手足口病,长了疱疹会让孩子比较痛苦,寝食难安,而且该病毒传播速度快,极易传染给他人。所以,秋季的这个手足口病高峰,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哦!
NO.1
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家长应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浸湿双手,搓上洗手液或肥皂后,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洗完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者专用的毛巾擦干。
NO.2
消毒和通风
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孩子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毒。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平时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晾晒衣被。
NO.3
按时接种疫苗
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最严重病毒,EV71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免疫持久性约为2年。所以,建议6月龄-5岁的孩子尽早接种自费的E71疫苗。
家长们不要以为接种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手足口病的病毒多达20多种,所以给孩子接种疫苗后,依然不能掉以轻心,需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NO.4
提高免疫力
让孩子保持他原有的生活规律,活动量跟平常差不多,不要太晚睡,不要过于劳累。孩子免疫力没有发生太大的波动,就不容易生病。
四、不幸中招,如何处理?
万一孩子中招,家长们也别太着急。手足口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限性疾病,跟感冒一样,没有特效药,也不用吃所谓的抗病毒药。患病期间,最重要的是做好家庭护理,等待自愈。如果孩子因为体温太高而难受,家长可遵医嘱让孩子服用退烧药物,减轻孩子不适。
NO.1
发热的护理
当孩子体温低于38.5度时,家长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要注意给孩子补水。当体温超过38.5度时,则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了。
NO.2
皮疹的护理
01、剪短患儿的指甲,避免挠破患处。
02、切勿用针挑破皮疹,引起感染。
03、皮疹破损处及时涂上消炎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04、选择柔软透气的衣服、被褥、多晒太阳,保持清洁。
NO.3
口腔的护理
若孩子嘴里的疱疹已溃疡,家长可用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研成粉涂抹口腔,并让孩子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NO.4
饮食护理
01、饮食要少量多餐,清淡营养为主。
02、不宜热饮热食,或食用冰冷食物。
03、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六、孩子身上疱疹没了,可以去上幼儿园了吗?
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建议手足口病幼儿症状消失1周,过了隔离期再去上学或与小朋友一起玩耍。
七、班级卫生消毒工作严抓不懈
坚持把常规和应急性消毒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制定详细的具体操作要求,各岗人员都能对照《卫生保健消毒制度》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最后,新城幼儿园老师提醒,请家长们配合园所工作,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如勤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等,防止病从口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远离各类秋冬高发疾病!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