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middot组委会新鲜出炉
首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TheFirstWestLakeInternationalDocumentaryFestival(简称“IDF”),是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为战略合作伙伴的国际专业纪录片盛会,于年4月20日(周四)—22日(周六)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本次大会邀请了长期担任国际A类电影节的评委、导演、制片人、策展人等专业人士作为大会的国际选片人。由这些国际选片人精心推选,并通过层层审核,最终共计有三大洲八个国家的20部优秀作品入围“D20提名”竞赛单元,其中的9部纪录片作品为全球首映或中国首映,争夺“D20提名”评优单元高达万人民币的总奖金,创世界纪录片影展奖金之新高。
1.《我的小喇嘛》万玛才旦(中国)min(全球首映)
年小喇嘛首次出演我的处女作短片《静静的嘛呢石》,我们因此而结缘。年小喇嘛再次出演我的处女作长片《静静的嘛呢石》,我们再次相聚。年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你的小喇嘛已经还俗,已经娶妻生子,我当时很震撼。这部纪录片纪录的就是他年到年间的一段人生轨迹。——万玛才旦
2.《BURQABOXERS》/《穿长袍的拳击手》ALKARAGHURAM(印度)84min(中国首映)
有这样一种文化,美丽,细腻,优雅和恭迎是女性珍贵的特质,她们成为职业女性,最终结婚。在加尔各答的基德芙尔(Kiddirpur)的一个小俱乐部里,年轻的穆斯林女孩学习拳击,她们打破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长袍拳击手讲述了这些勇士的故事,PraveenSajda,二十一岁,NoorafrozKhatoun,二十五岁,AjmeraKhatoon,十三岁,她们在为国家业余拳击锦标赛训练。
拉齐亚·沙布南(RaziaShabnam)是印度第一位成为教练和国际裁判的女性之一,这里讲述的是她们在处理拳击事业和社会家庭事物时遇到的挫折与希望。
3.《少年小赵》杜海滨(中国)min
《少年小赵》是一部关于90后年轻人——小赵的纪录片。影片跟随19岁的小赵--一个曾经在山西平遥古城街头摇旗呐喊“中国加油,中国万岁”的年轻人,一路从他生长的平遥来到他读书的四川成都、支教的凉山州彝族自治区等地区,纪录了他从高中到大学二年级这四年间感情以及思想的变化,也借由小赵的视角见证与呈现了当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焦灼与躁动。
4.《LECINE?MADUBOUTDUMONDE》/《世界尽头》Jo?lFarges(法国)52min(中国首映)
这个电影院建于年,位于智利火地岛最南端的村庄蓬蓬阿雷纳斯,由一个克罗地亚冒险家,和一个德国冒险家建造。他们失业后,他们这样想:为什么不开个电影院?
由于当地缺少电影,他们决定制作一些故事片和纪录片。特别是他们拍摄了传奇的Alakalufs土著人在冰面上赤身裸体的日常生活、仪式和庆祝活动。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民族传统电影人,文明将不再记录这些。
5.《CROSSINGROAD》/《交差》大引勇人(日本)44min(中国首映)
年6月8日。一位男士在秋叶原的十字路口合十祈祷。他是汤浅洋,5年前发生的秋叶原杀人事件的受害者之一。腹部被刺的他,现在还忍受着后遗症的折磨,医院复查。事发后,被告加藤智大给每位受害者寄去了致歉信。汤浅在收到信件后给他回了信,并陆续寄了好多封信,可是只收到一次回信。
汤浅在信中写到“能否告诉我真实的你”,并前往探监但遭加藤拒绝。汤浅并未能打动加藤。“真正”的加藤在何方?我们决定寻找他看过的风景,他走过的路,他听过的声音。希望通过追溯他的记忆来靠近他。于是,我们踏上了追寻加藤脚步之旅。
6.《本草中国》孙虹(中国)每集35min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本草中国》系列纪录片围绕“感动生命的奥义”的宏大主题,以中华医药人为灵魂人物展开,引领观众走入神秘传奇的中药世界,在探寻道地药材、还原炮制技艺、点拨医药原理的过程中,深度解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并借此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的奥义,完成一场生生不息的寻觅之旅。
7.《罗长姐》金行征(中国)90min(全球首映)
一位母亲,名叫罗长姐,现年88岁,依然坚持下地种土豆、种玉米、种草药、割猪草,以维持基本生活。她的儿子祁才政,年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不幸得了脑膜炎而失忆。祁才政连最基本的穿衣、脱衣、上厕所都不能自理。每天随地大小便,因此罗长姐要给他穿衣服、洗衣服、洗被子,搞卫生,三餐喂他吃饭。
失忆后的祁才政,不认识任何亲人,包括他的母亲,任何人都不能靠近他,只要靠近他,他会随便打人。在过去的40年里,罗长姐被他打瞎了右眼,打断了右手,但罗长姐对她的儿子无私的照顾,不折不扣、毫无怨言。
罗长姐开始意识自己年事已高,慢慢培养她的孙媳妇来照料祁才政,把她天下娘心的爱继续传递下去。
8.《我被一只过路的云雀生在这里》徐晓东(中国)73min
边巴以天籁之声征服和引诱着路人、旅人,却从未有过乌托邦式的理想,只因他一直用稚嫩的双脚踏在粗砺的大地上,难免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在歌声做成的帷幕后,他有着奴隶般千疮百孔的童年。
边巴的妈妈精神异常,与爸爸没领结婚证,生了七个孩子,只活了三个。边巴现在与爸爸和继母一起生活,几乎从未被爱过的边巴说,我怀疑自己是被一只过路的云雀生在这里。
那又如何?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曾经,他被一只过路的云雀生在这里,现在,他成了一只歌唱着的云雀。
当地有一个神湖,据说可以从中窥见自己的未来。对未来充满幻想的边巴经过千难万险到达神湖,他等待着,希望神呈示他一个未来的图景……
9.《上阿甲》晋江(中国)99min
电影描述了怒江边碧罗雪山上傈僳族兄弟俩的生活:哥哥此利华17岁,弟弟甲利华10岁。他们的爸爸在弟弟六个月大的时候去世了,妈妈改嫁山下,没有带走他们,兄弟俩在山上跟着外婆、舅舅生活。山上没有办法上学,孩子们的时间都用来给家里干活。在艰辛和困苦之外,他们的生活也有着简单的快乐。
10.《THEAPOLOGY》/《道歉》TiffanyHsiung(加拿大)min(中国首映)
本片跟随着三名前“慰安妇”的个人旅程拍摄,她们是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帝国军队绑架并被迫遭到军事性奴役的二十万名女孩和年轻女子中的一员。在所谓的“慰安所”监禁释放后的70年中,三名“老奶奶”-韩国的老奶奶金,中国的老奶奶曹和菲律宾的老奶奶阿德拉健康状况与日剧下。经过几十年对过去耻辱的沉默,她们知道在世的时间已经不会太多了,她们希望给出第一手记录,并确保这段历史不被遗忘。无论是从日本政府寻求正式的道歉,还是鼓起勇气与亲人分享她们的秘密,她们决定将把握最后机会,使子孙后代和解,愈合战争创伤,走向正义的道路。
11.《我在故宫修文物》萧寒(中国)86min
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历经5年的项目前期调研,4个月不间断的纪实拍摄,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纪录并揭秘中国顶级文物的修复技术。本片不仅纪录了青铜器、钟表和陶瓷、木器、漆器、百宝镶嵌和织绣等诸多宫廷珍宝修复过程的技艺传承,也展现了文物背后修复师们的生活故事以及依旧沿袭着中国传统的师徒情谊。
12.《AUSTERLITZ》/《奥斯特利茨》SergeiLoznitsa(德国)94min(中国首映)
欧洲有些地方现在仍留存着过去的伤痛记忆——那些工厂遍布人类所化的灰烬。
这些场所现作为向公众开放的纪念遗址,每年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
此电影标题来源于W.G.赛博德为纪念犹太人大屠杀所著同名小说。
这部电影是对前往建于前集中营上的纪念馆参观者的观察记录。他们为什么去那里?他们在寻找些什么?
13.《他们在岛屿写作1之逍遥游》陈怀恩(中国台湾)75min
归来了,那曾经远射天狼星,学徐霞客游历八方,目光矍铄的焚鹤人。他说,西子湾是他最后的归宿。《逍遥游》跟随余光中夫妇的游屐,牵引出诗人的乡愁、文学启蒙、写作风格与文坛交游,更可见其走过中西思潮交会澎湃的岁月,找寻属于自己的声音。在那些铿锵的思维与文句垒叠起来的生命史中,余光中最后把身心都托付给岛屿南方的海湾,和夫人一起,静静陪伴对方的烛光。
余光中(-),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曾任教香港11年,对香港当代文学影响深刻。80年代中期返台于高雄中山大学任教迄今。作品列入各地华文教科书,诗句曾为文化媒介反覆引用,堪称两岸三地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一人。其文学资源兼自中西,其诗注重音乐性,散文则幽默博学。亦为六十年代以降台湾多场重要文学文化论争的参与者。
14.《他们在岛屿写作2之姹紫嫣红开遍》邓勇星(中国台湾)min
白先勇笔下创造了当代最鲜明的虚构人物:尹雪艷、金大班、朱青、龙子、阿青...不但深植于读者的想象,更激发跨界跨代艺术工作者,前仆后继改编电视、电影、舞台剧。年起为了振兴昆曲艺术,投身青春版《牡丹亭》,将传统艺术推广到剧院、到校园、美国、欧洲,反转年轻人的文化心灵。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片中借用《游园惊梦》的意识流形式,交替叙说白先勇的特殊际遇与文学历程。从22岁创办《现代文学》的青春朝气,到近年写作《父亲与民国》《止痛疗伤》的人子赤诚;透过圣塔芭芭拉29年教书的回望,透过相隔40多年桂林米粉的滋味、透过苏州园林的10年重游,透过舞台上的黑暗王国,透过无数演讲及授课的旅程,白先勇一人引领数代风潮,独一无二的强韧胆识、细腻深情,在片中回荡交响,引领观众逐渐碰触热得发烫的小说家胸怀。
15.《他们在岛屿写作2之--刘以鬯》黄劲辉(中国台湾)min
生于上海的刘以鬯,是近代华人文坛历程的见证人。本片走入主角的记忆与生活,亲近他既庶民又名士的城市感,呈现充满魅力、坚持与趣味的作家特质。30、40年代,意兴风发的青年刘以鬯,上名校、学赛狗,同时热衷文学创作。上海租界,动荡中风涌著文学活跃,人才际会。
战事改变刘以鬯的编辑工作及出版事业。年迁徙香港,辗转新加坡、马来西亚,在报纸副刊总编辑头衔中轮替得志与失意。年重返香港,进入写作的黄金年代。年发表《酒徒》,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最具影响力的意识流长篇小说,导演王家卫改编《酒徒》及作家生平,拍成电影《花样年华》,向这一辈迁徙的文学大家致敬。如果问当代华人学生最喜欢的前卫作家是谁?不少学生会回答这位高寿96岁、至今创作不辍的香港作家––刘以鬯。
16.《南宋》夏燕平(中国)每集45min
越三年时间,逾千万投入,纪录片《南宋》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
“山外青山楼外楼”,却也是繁盛的写照;“八千里路云和月”,分明是不屈的征程;火药、司南、活字印刷,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前进方向;文学、科学、程朱理学,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
《南宋》以全球的视野,历史的关照,用优美而又回味的电视表达,从经济发展、民生风情、诗词书画、南北戏文、科技发明、文化流远等不同的侧面来描绘一个远去王朝的真实肖像,带领观众走进一个文明而富庶的南宋。
17.《璀璨星火3D》曲全立(中国)85min
中国,地大物博,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了珍贵醇厚的文化遗产。
随着现代化的进步,那些珍稀的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我们希望能将这些文明以最大程度的还原,去纪录,去流传;
美是一种生命体验,影片除了记录这一项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去了解,去认识几千年来的文化内涵与韵味。无论这些影片中的人们来自哪里,从事哪一行,都拥有着同样一份初心:渴望保留、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璀璨薪火》纪录片电影通过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完整纪录,最大限度地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传承人们都各有不同,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渴望将自己毕生所得毫不吝啬地传授,传承。
18.《喀斯特地貌的历史记忆》叶蕾(中国)每集35min
贵州,一个能让人联想到春秋战国、秦汉“鬼州”地域的神奇之地。她山谷霞峰密布,飞瀑穿流,独以雄峰翠岭傲立神州,别无二致。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怡然在喀斯特地质地貌的云洞巅峦之间,生生不息,传承千年,人文气韵和精神脉络如同一条悠长瑰丽的丝带,一头系着祖先的智慧和文明,一头沉淀着现代环境下的厚重和魅力,我们的纪录片由此切入、展开……
19.《WOMANANDTHEGLACIER》/《女人和冰川》AudriusStonys(立陶宛)56min(中国首映)
本片描述的是一个柔弱的女人和永久冰川的故事。
立陶宛科学家Au?raRevutaite在中亚的天山山脉度过了30年,她的工作跨越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自治区的边界。在海拔约三千五百米处,她在Tuyuksu冰川上一个旧的苏联时期的研究站研究气候变化,只有她忠实的狗和猫做伴。工作很辛苦,但她喜欢这种孤独与寂寞。周围的环境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美丽瞬间还都是一个世纪前的景象,似乎没有多少改变。我们可以看到在高大的洞穴里的滴水,融冰,流经荒凉的山口的溪水,和Revutaite的宠物,她们几乎在无声世界中一起玩耍。与Revutaite生活在一起,两只动物必须要彼此照顾。山的庄严与沉默不时的被一个远方的弹奏传统乐器的人打断。
20.《NOWHERETOHIDE》/《无处可藏》ZaradashtAhmed(挪威)86min(中国首映)
男护士NoriSharif通过五年的戏剧性变化,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伊拉克中部的“三角死亡”提供独特的路径。美国和联军在年从伊拉克撤退时,最初拍摄的是幸存者的故事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最后冲突还是与伊拉克民兵,但医院工作人员大多数已经撤离。
Nori是少数没有撤离的人。当ISIS在年攻入Jalawla并接管了这座城市时,他也必须立刻和家人逃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