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脑脊液检验
一、适应症
适应证
禁忌证
有脑膜刺激征者
颅内高压者
可疑颅内出血者、脑膜白血病和肿瘤颅内转移者
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者
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者
处于休克、全身衰竭状态者
脱髓鞘疾病者
穿刺局部有化脓性感染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椎管内给药治疗、麻醉和椎管造影者
二、标本采集与处理
1.标本采集
①第一管作病原生物学检验
②第二管作化学和免疫学检验
③第三管作理学(颜色、透明度、凝固型、比密)和细胞学检验
2.标本保存:
①微生物检查25℃保存
②一般检查4℃
3.检查时间:1h内完成
三、理学检查
颜色
原因
临床意义
无色
健康人脑脊液、病毒性脑炎、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神经梅毒
红色
出血
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
黄色
黄变症
蛛网膜下腔梗阻、陈旧性出血、黄疸、淤滞、色素增高
乳白色
白细胞增高
化脓性脑膜炎
淡绿色
脓性分泌物增多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所引起的脑膜炎
褐色或黑色
色素增多
脑膜黑色素瘤
四、化学检查
1.蛋白质
(1)检测方法
①定性检查:Pandy试验(操作简便、标本量少、灵敏度高,主要检测球蛋白)
②定量检查:比浊法
(2)影响因素
①假阳性:穿刺出血、器材不洁、试剂苯酚不纯
②假阴性:室温低于10℃、苯酚饱和度减低
(3)参考范围
①腰椎穿刺:0.2-0.4g/L
②小脑延髓池:0.05-0.15g/L
③脑室穿刺:0.05-0.15g/L
(4)临床意义:血脑屏障功能障碍的标志,脑脊液清蛋白指数(RAlb)更能反映血-脑脊液屏障完整性
①轻度:RAlb≤10
②中度:RAlb≤20
③重度:RAlb>30
2.葡萄糖
(1)脑脊液葡萄糖约为血液的60%
(2)临床意义
升高:
①新生儿及早产儿;
②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③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性脑脊液;
④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
⑤急性颅脑外伤、中毒、缺氧、脑出血等所致下丘脑部损伤等。
降低:
①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
②脑寄生虫病等;
③脑肿瘤;
④神经梅毒;
⑤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状态。
(3)参考范围:
①腰椎穿刺:2.4-4.4mmol/L
②小脑延髓池:2.8-4.2mmol/L
③脑室穿刺:3.0-4.4mmol/L
3.氯化物
(1)由于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较少,故脑脊液氯化物含量约为血液的1.2-1.3倍
(2)参考范围:-mmol/L
五、细胞检查
1.分类计数
①计数个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分别计算单个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所占百分比
②细胞不足时,也要进行分类计数,写出具体单个核细胞数和多个核细胞数。
③细胞总数不足30个时可不做直接分类计数或改用染色分类计数
2.主要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3.白细胞参考范围
①成人:(0~8)×10^6/L
②儿童:(0~15)×10^6/L
4.红细胞参考范围:无红细胞
疾病
外观
蛋白质
葡萄糖
氯化物
细胞
细胞分类
细菌
化脓性脑膜炎
浑浊、脓性、有凝块
↑↑
↓↓↓
↓
↑↑
N为主
可见致病菌
结核性脑膜炎
雾状微浑、薄膜形成
↑
↓
↓↓
↑
早期:N为主
后期:L为主
抗酸染色阳性或结合分枝杆菌阳性
病毒性脑膜炎
清晰或微浑
↑
正常
正常
↑
L为主
无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清晰或微浑
↑
↓
↓
↑
L为主
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