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农时不负春春季几种流行猪病发病特点及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又到了生猪常见疾病的高发期,那么春季比较容易发生的疾病有哪些?应该如何防治呢?本期《农博士服务热线》河南养得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艳辉来和您详细讲解!
嘉宾简介: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生猪生产及猪病防控,现任扶沟县农牧联合运行中心技术总监
为什么春季是生猪疾病比较高发的季节
想了解春季高发的猪病,就要了解春季的特点。首先,春季的温度逐步回升,蚊蝇等害虫开始活动。其次春季也是多雨季节,相对湿度较大,在气温合适,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的大量繁殖。最后春季气温很不稳定,温差较大,猪舍条件不好的猪场的猪,特别是体质稍差的猪,最容易出现冷应激。
容易发生的猪病有哪些
第一、蚊虫引起的乙型脑炎以及血液原虫病。血液原虫病主要包括附红细胞体、弓形体以及衣原体。
第二、春天湿度大,易发生细菌性疾病。主要有猪大肠杆菌、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链球菌等病。
第三、就是温差大,容易引起感冒。
蚊虫引起的乙型脑炎症状
乙型脑炎主要症状:(1)肥猪发病主要症状是体温突然升高到40~41℃,精神萎靡、嗜睡、食欲减少或消失,粪便干燥,表面附有黏液,尿呈深黄色。有的病猪表现磨牙,口流白沫,向前冲撞或转圈运动,有的后肢轻度麻痹,步行不稳,有的关节肿大跛行。
(2)患病妊娠母猪出现突然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木乃伊,少数病猪在流产后发生胎衣不下,从阴道流出红褐色粘液。也有的产出弱胎,尚有呼吸,不能站立,躺地四肢划动,不久死亡。
(3)公猪常体温升高后发生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肿胀的程度不同,经过几天后,睾丸肿胀消退、恢复正常。有的萎缩、变硬,失去制造精子的能力。
乙型脑炎怎么防控
由于乙型脑炎属于病毒性疾病,而且国内也生产了很好的疫苗,所以乙型脑炎最主要的防控办法是注射疫苗,在每年的四月份和十月份对所有母猪和公猪注射乙脑疫苗,这样就能有效防控乙型脑炎的流行。市面上的乙型脑炎疫苗都有很好的防控作用,湖南中岸和武汉科前的乙脑疫苗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血液原虫病
春季高发的血液原虫病主要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和衣原体,那么它们有各有什么样的症状又怎么防控?那首先了解附红细胞体的症状。
肥猪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型病例较少见,可以忽略不计。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40度左右。病初精神不佳,食欲减退,病猪浑身皮肤发红,特别是四肢内侧部位,被称为"红皮猪"。中期有的病猪会发生耳朵、尾巴、四肢末端坏死,有的病猪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中期的猪一般浑身苍白,没有血色。这种猪要么死亡要么转成为慢性型。慢性型患猪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结,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慢性的猪一般很少死亡,但是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母猪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厌食,偶有乳房水肿,产仔后奶量少,缺乏母性。慢性感染猪呈现衰弱,粘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如有其它疾病或营养不良,可使症状加重,甚至死亡。
弓形体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猪弓形体的症状是病猪突然废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流清鼻涕;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常出现便秘,呈粒状粪便,外附黏液,有的患猪在发病后期拉稀,尿呈橘黄色。少数发生呕吐。患猪精神沉郁,显著衰弱。发病后数日出现神经症状,后肢麻痹。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下腹等处出现紫红斑或问有小点出血。有的病猪在耳壳上形成痂皮,耳尖发生干性坏死。最后因呼吸极度困难和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孕猪常发生流产或死胎。
衣原体的主要发病特征是什么
怀孕母猪感染后引起流产、早产、死胎、胎衣不下、不孕症及产下弱仔或木乃伊胎。初产母猪发病率高,早产多发生在临产前几周发生,妊娠中期的母猪也可发生流产,但几率较低。母猪流产前一般无任何表现,体温正常,也有的表现出体温升高。产出仔猪部分或全部死亡,活仔多体弱、初生重小、拱奶无力,多数在出生后数小时至1~2日死亡,死亡率高。公猪生殖系统感染,可出现睾丸炎、附睾炎、等生殖道疾病,有时伴有慢性肺炎。
仔猪还会表现出肠炎、关节炎、结膜炎,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咳嗽、喘气、腹泻、跛生、关节肿大,有的可出现神经症状。
针对以上血液原虫病如何进行防控
饲料里添加足量的磺胺类要和多西环素,就可防控以上三种血液原虫病,母猪尽量选用安全性高的磺胺氯哒嗪,肥猪可以选用性价比较高的磺胺间甲氧嘧啶,配合多西环素添加在饲料中。每吨饲料添加磺胺类药PPM,多西环素PPM,必要的猪场可以选择同时添加黄芪多糖或者香菇多糖之类的提高免疫力的中药。
对于春天湿度较大,细菌病多发,经常发生的有大肠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猪丹毒、链球菌,那这几个病又有什么样的发病特征?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是主要由大肠杆菌在猪体内大量繁殖,产生了大量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引起的猪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个病,成年猪由于胃酸分泌量足,胃内的PH值足够抑制或者杀灭大肠杆菌,所以成年猪很少发病。主要发病的猪是胃酸分泌不足的未断奶和刚刚断奶的小猪,一般以黄白痢为主,也就是小猪出现拉黄白色稀粪。断奶后仔猪也可能由于饲料PH值过高,也会促进大肠杆菌繁殖,也会导致断奶仔猪腹泻。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1-7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临床上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迅速死亡为特征。剖检常有肠炎和败血症,有的无明显病理变化。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病原尚不完全肯定。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病因。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当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大肠杆菌如何防控
1、注意环境消毒,可选用高效无刺激气味的消毒液喷洒产床,比如浓度的碘制剂消毒药或者卫可。
2、注意环境卫生,和圈舍内温度湿度的控制。
3、每头小猪在发病初期注射长效的阿莫西林或者长效盐酸头孢噻呋进行保健,对于已经发病的小猪可注射庆大霉素或者痢菌净。
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发病特点
副猪嗜血杆菌发生与流行常与以下的应激因素有关:
1、饲养管理应激饲料营养失调、日粮数量不足、缺少饮水或霉菌毒素危害等。
2、环境管理应激栏舍卫生条件恶劣、饲养密度过大、舍内通风不良、氨气浓重、高温高湿或阴冷潮湿等。
3、生产管理应激断奶、转群、并栏、频密调栏、不当的阉割注射和引种长途运输等。
4、极端气候应激天气骤变或过冷过热等。
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发生在30--60斤的仔猪,也有少数发生在产床上。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短促咳嗽,一般每次2~3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喘气加剧.呼吸促迫,有的鼻孔流出脓性分泌物,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病猪出现多处关节肿痛,行走困难,不愿站立,迭堆昏睡,食、饮欲废绝。有的皮肤潮红而后紫蓝,耳尖或边缘发绀(紫红),有时突然死亡。偶见脑膜炎,出现神经症状。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死亡率特别高,出现纤维性渗出以后的猪,几乎是%死亡的,所以治疗意义不大。
副猪嗜血杆菌病如何预防
1、尽可能减少一切应激因素。
2、注射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保护率不是很高。
3、做好三针保健,在小猪剪牙断尾的时候注射一针,阉割的时候注射一针,断奶的时候注射一针。最好选用效果比较理想的头孢噻呋或者恩诺沙星。
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特点
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症状很相似,病猪体温可上升到皮肤发红,精神沉郁,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有时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肉料比降低。病猪不爱活动,驱赶猪群时常常掉队,仅在喂食时勉强爬起。传胸的发病率跟环境有很大关系,通风良好的猪舍发病少,传染率不高。环境恶劣,密度过大的猪场,发病率高,传染速度也相对较快。传胸的致死率也是十分高的,即使有个别治愈,最后基本都形成僵猪。
传染性胸膜肺炎如何预防
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参考副猪嗜血杆菌。
1、尽可能减少一切应激因素。
2、注射传胸疫苗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保护率不是很高。
3、做好三针保健,在小猪剪牙断尾的时候注射一针,阉割的时候注射一针,断奶的时候注射一针。最好选用效果比较理想的头孢噻呋或者恩诺沙星。
猪丹毒的发病特点及防控
急性病例几乎不表现症状突然死亡,亚急性的一般表现为头一两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出现界限明显,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病猪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但也有变重的。
猪丹毒可防可治,预防可以注射丹毒肺疫二联苗,治疗可以选用β内酰胺类的药物,如青霉素、阿莫西林,或者选用效果更好的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呋或者头孢喹肟。
链球菌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方法
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猪的脑炎、猪的败血性、关节炎和淋巴结化脓性病症。但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关节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有皮肤损伤、蹄底磨损、去势、脐带感染等外伤病史的猪易发生,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中猪次之,大猪较少。
急性败血型急性型猪链球菌病发病急、传播快,多表现为急性败血型。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以上,多数病猪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第二天已死亡。少数病猪在病的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背部和腹下皮肤出现广泛性充血、潮红。
脑膜炎型多见于60左右日龄的小猪,出现神经症状,如磨牙、转圈、前肢爬行、四肢游泳状或昏睡等,有的后期出现呼吸困难,如治疗不及时往往死亡率很高。
关节炎型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甚至不能起立,一般后肢多发。
化脓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受害淋巴结肿胀,坚硬,后期化脓成熟,肿胀中央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逐渐痊愈。
链球菌的防控方法可参考猪丹毒,猪丹毒可防可治,预防可以注射链球菌疫苗,治疗可以选用β内酰胺类的药物,如青霉素、阿莫西林,或者选用效果更好的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呋或者头孢喹肟。
温差大容易引起感冒就比较好解决,关键问题是控制猪舍内温度,做好应对天气突然变化的一切准备,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及提高免疫力的黄芪多糖、香菇多糖之类的中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