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体寒女性的福音
体寒会引发那些疾病
疼痛
头痛、腰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等“疼痛”,经常会随着体寒出现。而这些疼痛在通过洗澡、桑拿或热敷使身体暖和起来之后,基本都会减轻。
另外,有时疼痛的部位会发热,这也是身体本身试图通过发热变暖缓解疼痛的表现。
肠胃炎
前面已经讲过,腹部着凉会引起腹痛,并会导致腹泻(水状便),“冷”、“水”、“痛”是相互关联的。所以,食用过多凉的饮料和食物,或者睡觉时腹部着凉,就很容易腹痛和腹泻。患有体寒症的人会经常腹痛,且容易伴有腹泻或溏便。
腹泻是肠胃为排出多余水分来温暖自身而产生的反应。但是,就像蛇会冬眠一样,如果肠胃过冷,它的活动能力就会降低,反而可能会引起“便秘”。
这种人由于原本肠胃内水分就多,如果服用泻药,容易导致剧烈的腹泻和腹痛。
很多患有“过敏性大肠综合征”的人平时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但一上班或出远门就会腹泻,途中要去很多次厕所。
这是由于,紧张的时候交感神经的活动就占了优势,血管收缩直接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肠胃随之变冷,从而引起腹泻。
此时的腹泻除了能排出多余水分从而温暖肠胃,也是增强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从而治疗过敏性大肠综合征的反应。
过敏症
身体出现过敏的症状,像结膜炎(眼泪)、鼻炎(打喷嚏和流鼻涕)、哮喘(水状痰)、皮炎(湿疹)、肠炎(腹泻),都是为了排出多余水分来温暖身体而出现的反应。
近年来日本过敏患者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低体温(体寒)。西医认为花粉、室内灰尘、霉菌、牛奶、青花鱼、蛋清这类物质是过敏原(引起过敏的物质,即抗原),但其实它们只是诱因,而不是原因。
眩晕、耳鸣、呕吐
伴有眩晕和耳鸣症状的美尼尔氏综合征,通常会在疲劳、睡眠不足以及压力大的时候发作。
这种状态下,新陈代谢的“出”的过程会首先遇到阻碍,导致排尿不畅,从而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因此,美尼尔氏综合征才会伴有呕吐的症状。
这是身体为了排出胃液这种水分,减少体内水分总量和内耳淋巴液的反应。
也就是说,出现眩晕、耳鸣、美尼尔氏综合征、突发性听觉不灵、呕吐等症状的人都是那些平日里饮用过多的水、茶或冷饮,摄入过多水分,以及那些因体寒导致水分代谢变差的人。
青光眼
如果清洁眼内水晶体的房水过多,眼球就会向前突出,并且眼压会上升。
轻轻闭上双眼,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轻按眼睑,如果感觉比较硬,就代表眼压高。
由于青光眼属于水毒症,所以从“冷”、“水”、“痛”的关系来看,会引起眼角疼痛和头痛,身体为排出水分还会压迫视神经导致失明,因此应特别注意。
不用说,青光眼也是平时水分摄入过度和体寒的人比较容易中招。每天一到两次,用浸了热水的毛巾敷眼,在以眼睛为中心的脸部敷上5分钟,这样做通常能够改善青光眼。
热敷后如果再进行1分钟左右的冷敷并反复交替此过程(热→冷→热……以冷敷结束),则效果更佳。
肥胖
中医在年前就将肥胖的类型分为“经常便秘,小腹突出”的实胖型和“皮肤白,水肿,易出汗,膝关节易疼痛”的水肿型。
前者就是西医中常说的“苹果形肥胖”,后者是“梨形肥胖”。现代人的肥胖中,相比因锻炼身体而长出的肌肉上又长出脂肪从而产生的肥胖,还是过度摄取水分以及体寒导致的水肿型肥胖更多。
而女性基本上都是水肿型肥胖。将塑料袋里倒上水,拴住上边并吊起来,袋子下边就会被水撑得鼓起来。水会因为重力而下沉,所以摄取水分过多的人常会出现“下半身肥胖”、“萝卜腿”、“小腹突出”、“双下巴”等症状。
西医给出的改善肥胖的指导方法
“水是零热量的,喝多少都没关系。”但这对水肿型的人来说会起到反效果。水分摄取过度,水本身就会成为导致肥胖的原因。
再加上水会让身体变冷,阻碍脂肪燃烧,很可能会加速肥胖。要摄取水分的话,应当选择红茶、生姜红茶以及香茶这类暖体利尿的饮品。
癌症
我确信,癌症急剧增加的原因,是这50年里日本人不断下降的体温。癌细胞在35.0度的体温下增殖最为活跃,而体温如果超过39.3度,癌细胞将会死亡。
相反,易得癌症的是食道、胃、大肠、肺、子宫和卵巢等管腔脏器。管道中空,所以细胞较少,而且还和温度低于体温的外部空气有接触。
因此,管腔器官温度较低。近年来,肠癌患者急剧增加,这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大肠只有在排便的时候才活动,而活动不足=温度低。
高血压
在清晨,也就是刚起床的时候,身体尚未开始活动,这时的血压是最低的。从上午到下午,血压会随着身体的活动而逐渐上升——直到大约10年前,这还是医学上的共识。
然而,这种说法无法解释为什么血压会在凌晨3点到5点这段起床前、还处于睡眠状态的时间上升。以自然医学的观点来看,这种清晨起床时的高血压原因就在于“体寒”。
糖尿病和高血脂
体温每下降1度,代谢将会减弱12%。简单来说,体温低(体寒)会阻碍血液中的糖和中性脂肪这些热量来源的燃烧,可以说,糖和脂肪未充分燃烧而残留下来,就是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脂。如果血液中脂肪增加的话,脂肪还会附着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
感冒、支气管炎等炎症
感冒也可以叫做风寒,英语中也有cold和 此外,像支气管炎、肺炎、胆囊炎、脑膜炎等叫做“××炎”的疾病,多数情况下也和“体寒”有着很大关系。得了这类炎症一定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可以说,发烧就是体寒的证明。
体温每下降1度,免疫力的主力——白细胞的活动就会减弱30%。这样一来,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体内时,免疫系统也无法进行充分的防御,炎症就会产生。
淤血
体温下降会导致血管收缩,于是血液循环便会不畅(称为“淤血”,“淤”乃“停滞”之意)。
清澈的小溪如果被阻塞也会变污浊,成为污水沟。血液如果循环不畅,各种废物便会沉积,血液就会变脏而成为“污血”。
鼻血、牙龈出血、痔疮出血、女性的不正常出血、青痣等都是身体将脏了的血液排出体外、净化血液的反应,而脸色发红、手掌上长红斑则是通过扩张血管来达到容易出血之目的。
静脉瘤是血液循环容易不畅的下肢静脉内血液凝固所致。而黑眼圈则是脏了的血液透过皮肤最薄、最容易反映出血液情况的眼睑显现出来的状态。
体寒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当然体寒也是可以调理的,如每天坚持热水泡脚,多吃温补食材,多做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那么是可以改善寒性体质的。
艾灸特别适合现代人养生调理亚健康
一入冬季,无数女性畏惧凛冽的寒风不敢穿着美丽的裙装出门,只能选择包裹的严严实实;无数少女们遭受痛经的烦恼,一到例假,就痛苦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所有女人在整个寒冬里手脚冰冷,甚至关节疼痛。针对这个问题,有很多方法,但是针灸实在对很多人来说实在太痛苦,所以,下面推荐——艾灸。
其实,所谓的怕冷、痛经、手脚冰冷,归根结底都是阳气不足、体质虚寒的表现。
中医古书上有“阳气在人在,阳气无人亡”和“体寒是百病之源”的记载,都是在阐述阳气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体内阳气不足,免疫力就会下降,寒湿之邪容易入侵,在体内兴风作浪,使得本来就体质虚寒的女人们更加冰冷无比,导致我们的气血无法通畅的流往全身各处,无法滋养我们的经络、肌肉皮毛,气血淤积于某处,“不通则痛”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所以艾灸可以从底子里改善体质,扶助阳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取穴定位
很多人没有中医基础,所以先教大家学习如何取穴定位。中医取穴有多种方法,推荐大家采用骨度分寸来定位。首先告诉大家,我们拇指关节宽度为1寸,以中节指横纹处为准;食指和中指并拢为1.5寸,以中指中节指横纹处为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为2寸,以中指中节指横纹处为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并拢为3寸,还是以中指中节指横纹处为准。请记住并学会使用这个取穴方法啊,艾灸疗效好不好取决于定位准不准。
选择合适的穴位后,长期坚持,平均一天灸30-40分钟。对于改善寒性体质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一般选择穴位为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
体寒女人这五种食物千万别碰
薏仁
薏仁有润泽肌肤和美白补水的功效,多吃能让皮肤变得白皙,因此是不少女性心中的养颜圣品。但薏仁会使身体冷虚,体质偏凉的女性不适宜长期食用,孕妇和正值经期的女性则应该避免食用。另外,薏仁所含的糖类黏性较高,吃太多会妨碍消化。
菊花
菊花也是寒性的,所以寒性体质的人最好不要喝菊花茶,会影响身体健康。若是性寒体质的患者服用了菊花,那么会导致这类型的患者体质更差。不仅脾胃会变差,同时免疫力也会降低,不利于身体健康。生活中,若是身体出现了夏季手脚冰凉、肠胃不适以及容易患病的情况,一般就算是寒性体质了,不适合常服用菊花。
金银花
具有降火气、祛湿气的功效,它含有的樨草素,能强力渗透毛孔,抑菌、杀菌,还能防止毛囊皮脂腺导管栓塞,有利于皮脂的排出,预防皮脂淤积形成粉刺。脾胃虚弱的人,大多会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不思饮食、虚胖等症状,那么还是少用金银花为好。金银花味苦、性寒,摄入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脾胃的不协调。
决明子
会导致体寒女性出现腹泻、虚寒的症状,尤其虚胖体质,千万不要食用决明子,它可能会加重你的消化不良,不但不能分解脂肪,还会延长食物在体内存储的时间,让你和减肥之路背道而驰。
芦荟
芦荟有理想的美容功效,女性最为关心的保湿、祛斑、除皱、抗衰老等问题都能利用芦荟调理。但芦荟虽好,也含有一定毒素。有报道称,食用9-15克芦荟就可能发生中毒,引起恶心、腹泻等症状。芦荟性寒味苦而清泻,外用甚至可以治疗烧伤,可见其阴冷程度之深,体质寒凉的人还是慎用为好。生吃芦荟也好,搭配温补食物烹调也好,一般每天5克就够了,切记一定要去皮吃。
如有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