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穴针灸每日分享一穴脚三火穴
穴名火連穴火菊穴火散穴定位在第一蹠骨內側,在趾骨與蹠骨關節後二寸,與太白穴差五分。在火連穴後一寸。距趾骨與蹠骨關節三寸處是穴。在火菊後一寸。與十四經然谷穴相差五分。主治血壓高而引起之頭暈眼昏、心跳、心臟衰弱、腦瘤、腦膜炎。手發麻、心跳、頭暈、腳痛、高血壓、頭腦脹、眼昏、眼皮發酸、頸項扭轉不靈。頭痛、腦脹、眼角痛、腎虛、頭暈、眼花、腰酸、背痛、腦瘤、腦膜炎。針法與應用針深五分至八分。針橫蹠骨底緣扎入,與蹠骨成直角。孕婦禁針。火連、火菊、火散三穴可同時下針,形成倒馬針法,可用來治療以上各症及腦瘤、腦膜炎。三穴皆貼骨下針,效果更強。
穴位:在第一跖骨内侧,在跖骨与跖骨关节后二寸。
解剖:固有底侧趾神经、背侧趾动脉、心之分支神经、肾之副支神经。
取穴:当第一跖骨内侧,在趾骨与跖关节后二寸处是穴。平卧取之。
归经:入心、肾两经。
穴性:清泻心火,开窍醒脑。
主治:血压高引起之头晕眼昏、心悸、心脏衰弱。脑瘤、脑膜炎。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横刺:针与跖骨成直角、沿跖骨底缘进针。
针感:局部酸胀感。
注意:孕妇禁针。
辨别:火连穴位置正好在十四经中脾经太白穴之后五分处,两穴位置不同,切勿混淆。
说明:本穴董公书写关节后一寸五分,因此被人误以为是与太白穴同,其属它们各有其属经,穴性主治亦不一样,因此本穴改为关节后一寸,以符董公平日所传。
经验:(一)肝阳亢进,血压高,或中风后头脑神志不清,可于本穴附近放血,效果不错。
(二)本穴附近放血或下针,再配三重穴、正脑一、二穴治脑瘤、脑膜炎。
选择我,改变您!
养出好身体,健康最重要!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