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红医讲坛系列学术活动之院

白癜风新年惠民活动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7826.html

中国医科大学“

”系列学术活动之

院士高峰论坛

应中国医科大学邀请,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廖万清院士、韩德民院士、陈洪铎院士,将于年8月4日来我校作专题报告。

本次专题报告会对全校师生开放,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报告题目

王正国院士:精准医学

廖万清院士:医学真菌研究的前沿及热点

韩德民院士:长征精神与学科建设

陈洪铎院士:关于免疫皮肤病学的研究

报告时间

年8月4日(星期五)15:00

报告地点

中国医院一号楼11楼多功能厅

院士介绍

王正国,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一级教授。年12月出生于福建漳州,年-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军医系学习,毕业后分配至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我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国家重点学科——野战外科学学术带头人,该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交通医学会主席,《中华创伤杂志》主编,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王正国院士致力于战创伤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五十余年,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以至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战创伤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余篇,先后编著、主编专著39部,参编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年获美国联合保健勤务大学MichaelDeBakey(迪贝克)国际军医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至今获此殊荣的唯一亚洲人;0年获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和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2年获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廖万清,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级教授、文职特级、博士生导师、总后一代名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医院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真菌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华皮肤病与性病学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医学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主任编委、世界临床药物杂志副主任编委、中国华夏奖理事会副理事长等。长期致力于军内外皮肤病、真菌病的防治研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9种新的致病真菌及其引起的疾病类型,其中格特隐球菌ITSC型(S)引起脑膜炎并成功救治,该菌株被美国(ATCC)、比利时(IHEM)及荷兰(CBS)的菌株保藏中心永久保藏,并向全世界研究机构供应(美元/株)。承担国家、军队重大/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篇,主编《真菌病学》等专著9部。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它各类成果奖共24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获首届叶剑英奖。年获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终身成就奖。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韩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年出生,医学博士与医学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首都医科医院院长(0-)、北京市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中心主任,世界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WHO)防聋合作中心主任,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长。国内、外各类学术兼职20余项。

韩德民教授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辛勤耕耘近30余年,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嘉奖和荣誉称号。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获国家人事部及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荣获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中国首届优秀博士后奖、中国医学基金会医德风范奖、第六届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等奖。1年以来作为第一完成人,三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年被授予联合国“南-南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奖”。这是全球第一位医生获此殊荣。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洪铎,年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美容皮肤科学会(总部在欧洲)会长,国际生物医学科学协会(总部在美国)副会长、国际皮肤科学会(总部在美国)常务理事。他关于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布和抗原的识别、处理、递呈功能以及角质形成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结果已获国际公认。他发现维甲酸可促进紫外线所致结缔组织损伤的恢复,已被用于光老化性皮肤损伤的修复;证实绿茶提取物、薏苡仁提取物等对光老化、光免疫抑制及光致癌的防治作用;发现温热能促进朗格汉斯细胞成熟,已用于HPV感染的治疗。截至年6月共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英文文章篇),主编、主审或参编专著37部(其中英文专著10部),专利12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奖、吴阶平医学奖等荣誉。在其领导下实验室被评为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医院皮肤性病科,集聚了从美、英、德、法、日、加等国著名学府归来的学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创新团队。

中国医科大学学术交流平台

ID:cmukyc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zl/10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