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在线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城阳区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

一、水痘

一、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传染力强。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二、感染水痘有哪些表现?

水痘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该病起病较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三、水痘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水痘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物品而得病。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四、得了水痘后该怎么办?

水痘患儿应及早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干燥为止。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预防继发感染。

五、什么方法可避免感染?

最可靠、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接种水痘疫苗。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冬、春季多发,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二、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

三、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传播的?

病人是传染源,直接接触、飞沫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四、得了流腮后该怎么办?

患儿应及早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

五、什么方法可避免感染?

最可靠、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接种麻腮风疫苗。

三、风疹

一、什么是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但风疹极易引起暴发传染,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二、感染风疹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三、风疹是如何传播的?

患者是风疹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

四、得了风疹后该怎么办?

风疹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

五、什么方法可避免感染?

最可靠、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接种麻腮风疫苗。

四、麻疹

一、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可致严重并发症。

二、感染麻疹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三、麻疹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鼻咽分泌物污染的物品传播。

四、得了麻疹后该怎么办?

麻疹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应延长至出疹后10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应通风消毒。

五、什么方法可避免感染?

最可靠、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接种麻腮风疫苗。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什么是乙脑?

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是由蚊虫叮咬人以后,使乙型脑炎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进而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内生长繁殖,从而导致脑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水肿以及坏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0~15天。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

二、感染乙脑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三、乙脑是如何传播的?

幼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防蚊、灭蚊和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四、得了乙脑后该怎么办?

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乙型脑炎的主要易感人群是儿童,蚊虫叮咬儿童使得血液中的病毒经蚊虫传播,当前主要采取切断传播途径过程中的传播媒介来对乙型脑炎病毒进行隔离。

五、什么方法可避免感染?

最可靠、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接种乙脑疫苗。

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什么是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冬、春季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感染流脑有哪些临床表现?

流脑潜伏期2-10天(平均为4天)。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三、流脑是如何传播的?

带菌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菌借飞沫经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感染,可呈散发、流行及大流行。脑膜炎球菌在体外的生存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

四、出现流脑患者后该怎么办?

人群普遍对脑膜炎球菌易感,以隐性感染为主。出现流脑患者后,对确诊患者首先要选择药物治疗,选择适合的抗生素静脉治疗,后续配合治疗相关病症。

立即管理传染源:对患者就地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一般不少于病后7天。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切断传播途径:搞好卫生环境,保持室内通风。流行期加强宣教,避免聚集,外出佩戴口罩。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或遵医嘱对密切接触者药物预防。

五、什么方法可避免感染?

最可靠、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接种流脑疫苗。

学校、托幼机构发生疫情后该如何处理

学校、托幼机构发生疫情后,首先应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并对教室、走廊、玩具、宿舍、门把手等进行消毒,发病班级教室进行通风,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疫苗,并加强每日的晨午检,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将疫情及时上报街道卫生健康工作站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核:仇代红

编辑:王婉秋

责任部门:安全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yy/12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