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预防

我院发现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感染患者一例,患者为一青年患者,曾有受凉感冒病史,后出现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差,睡眠差,饮食差。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升高,脑脊液生化提示患者为化脓性脑膜炎,磁共振提示小脑半球炎症改变。我院微生物室做脑脊液细菌培养为新型隐球菌,此类细菌感染在临床非常少见,也是第一次在我院微生物室培养出来。患者随后使用抗真菌药物后治愈出院。

隐球菌性脑膜炎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少数急性起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20~40岁青壮年最常见。新型隐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多从呼吸道吸入,形成肺部病源,经血流播散于全身各器官,30-50%的该病患者有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本病治疗较为困难,死亡率较高(20-30%)。首发症状常为间歇性头痛、恶心及呕吐,伴低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病情发展,头痛渐加重转为持续性、精神异常、躁动不安,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多由呼吸道吸入感染,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而鸽子可能是主要的传染源,所以要注意防范由此途径的传染。









































浙江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kswch.com/nmyfy/27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