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孩子易感冒发烧,这5大误区,98的
大家好,我是乐妈。春季是流感高发期,孩子身体的抵抗力弱。稍微不注意,孩子就容易生病,甚至有些孩子很容易发烧。很多妈妈们一听孩子发烧了,顿时心急如焚,手忙脚乱的。因为她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发烧可是会烧坏脑子的!”这也一度让很多妈妈们患上了“发烧恐惧症”。所以只要孩子身体开始出现发烧,妈妈们就七十二般武艺,全部使上。比如退烧药、冰敷、洗温水澡,能想到的方法,就都用上。可是在这种恐惧的情绪影响下,有些妈妈们可能会做出不太理性的决定。让孩子吃下不该吃的药,有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到那时,真是追悔莫及。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家长们对于孩子发烧没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今天乐妈就跟大家好好唠嗑唠嗑,关于孩子发烧的这些事。一、常见的误区1.小孩发烧是一种病发烧是指孩子体温(肛温)高于38℃,或腋下≥37.5℃。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疾病的一个症状。2.发烧会烧坏脑子发烧其实是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一种防御机制,对于病情的恢复是有好处的。所以孩子发烧,不是快要烧坏脑子了,而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发烧后影响到大脑的,罪魁祸首可能是脑膜炎,并不是发烧。3.孩子发烧首选物理降温在最新的发热指南中,明确指出物理降温法对于孩子退烧的意义不大。而且温水洗澡、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并不推荐家长使用,因为会增加孩子不适感。4.孩子一发烧就吃退烧药孩子发烧要到39℃(肛温),才能吃退烧药。但最主要的是看孩子精神状态和舒适度来决定的。如果孩子没有不适表现,即使肛温超过了39℃,也可以不吃退烧药。同样,如果孩子肛温没超过39℃,但是很不舒服,这时也可以给孩子吃退烧药。当孩子睡着了,就不要叫醒孩子吃退烧药,毕竟睡着了比醒着要舒服。5.输液能更快退烧输液主要用于严重的细菌感染、不能进食、身体脱水等情况。需要退烧时,首选口服退烧药。那我们家长在孩子发烧时,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二、孩子发烧正确护理孩子发烧通常有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期—退热期。在这3个阶段里,如果做的正确,孩子病情的恢复也会越来越快。1.体温上升期这时候孩子大多比较怕冷。所以妈妈们可以给孩子适度的保暖,多喝温水,观测体温,高烧时服用退烧药。2.高热期这时候孩子体温居高不下,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沉重。妈妈们可以让孩子好好休息,多喝水,食用流质食物,减少衣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3个月以内的孩子,只要体温高于38℃,医院。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的免疫系统很不完善,所以得赶紧就医。而3个月以上的孩子,在家观察时,孩子精神状态很不好,那也要及时就医。同时,孩子用药时要避免安乃近、尼美舒利口服剂。而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任选其中一种即可。两种交替使用,会增加用错药或过量的风险。3.退热期这时候孩子的体温逐渐恢复平稳,并且大量出汗。所以妈妈们要及时帮孩子换衣,避免穿湿衣服着凉。让孩子多喝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让孩子做剧烈运动。家长们要明白,发烧只是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表现。孩子的免疫系统,是和病菌在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完善起来的。等孩子大一些了,发烧的情况自然会少很多,所以家长们不用太过担心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