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三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文章编号:
三、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3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l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l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36、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l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l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l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l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37、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8、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
l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l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l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39、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
l可口服给药就不应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l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40、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次数?
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一般情况下,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应一日多次给药,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可一日给药一次。
41、常见的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有哪些?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
42、常见的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有哪些?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甲硝唑、二性霉素B等。
4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44、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联合用药的指征有哪些?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l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l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l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l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l联合用药可减少毒性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时。
45、内科及儿科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通常不宜常规应用的情况有哪些?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46、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是什么?
l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l预防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l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47、清洁手术需要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吗?
不需要常规预防性应用。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8、哪些清洁手术可考虑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l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l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l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l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49、如何选择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种类?
l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
l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l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50、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正确的给药方法是什么?
l应在术前0.5~1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l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l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l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l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51、什么是DDD、DDDs和AUD?
DDD,即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DDD),是用药频度的分析单位。DDD,即以治疗为主要目的的成人药物平均日剂量,不受治疗分类、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以DDD作为测量单位,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数(DDDs),不会受到不同药物销售价格、包装剂量以及各种药物每日剂量的影响,解决了因为不同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但累计住院天数不同则会影响DDDs的大小,因此当比较双方的累计住院天数不同时,使用抗菌药使用强度(AntibioticsUseDensity,AUD)进行比较则更为科学。DDDs和AUD的计算方法如下:
DDDs=某种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该种抗菌药物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选择该药的倾向性越大。
AUD=DDDs/累计住院天数×%,即表示一百个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数。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