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控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每年的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去年随着新冠疫情的防控,手足口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今年新冠疫情逐渐消散,手足口又呈抬头趋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可能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今年我们不仅要警惕新冠病毒的卷土重来,也要警惕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1.病因。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好发人群。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3.如何传播的。主要经消化道—粪--口、水、食物、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空气传播。
4.症状表现。大多数症状轻微。主要特征——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少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5.如何防治。
居家防护:(1)勤通风、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2)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3)做好地面和各种物表(儿童的玩具、用品)清洁卫生尽量;(4)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生病后应居家隔离,及时就医。
医务人员防护:(1)落实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进行诊疗操作时应佩戴外科口罩;当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有可能喷溅时应穿戴面罩。(2)医护人员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时应戴手套;(3)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患者后,均应进行手卫生或手消毒。(4)手卫生或手消毒须用对肠道病毒有效的速干手消毒剂。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医院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工作:
1.诊疗用品如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可使用ml/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2.医护、陪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均应严格手卫生消毒。
3.环境表面消毒(地面、墙壁、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等)每天用ml/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
文字来源
医院感染管理科覃杏幸伍桂贤
门诊预约方式
为方便广大市民朋友就诊咨询,我院已开通电话预约、